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传统连续热镀锌生产存在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为此开展了冷轧工艺特征在连续热镀锌生产中应用的研究。通过计算热镀锌原材料在受压中产生的延伸力,控制热镀锌原材料延伸率,并将冷轧金属卷作为生产原材料,对其实施清洗去杂质工作,同时选搭连续热镀锌生产焊接机,控制焊接机生产炉内预热速度,降低镀层氧化程度,最后使用应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实现对热镀锌的镀层。此外,采用设计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在相同生产时间提出生产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可有效的增加生产量,以此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摘要:[目的]船舶多层住舱段发生火灾时,烟气沿走廊通道和梯口蔓延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与建筑火灾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需要充分认识船舶住舱火灾的特性。[方法]通过改变庚烷油盘尺寸和梯口启闭状态,在1∶5的缩尺多层住舱实验台内开展单层和跨层走廊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火灾烟气单层蔓延情况下,走廊内竖向温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热分层现象,热分层高度在0.4 m以上,而在跨层蔓延情况下,走廊内竖向温度梯度有所减小,热分层高度降低至0.2 m以下;热分层高度在走廊转角和岔口等结构处有所降低;在水平蔓延过程中,烟气温度会持续降低,温度的分布符合指数衰减规律。[结论]火灾烟气在跨层蔓延后走廊区的热分层高度相比单层蔓延显著降低,水平蔓延过程中的温度衰减系数k随火源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所做研究可为船舶火灾风险评估以及消防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摘要:为研究不同开采深度自重地应力对煤体爆炸荷载作用下损伤和裂纹演化的影响,针对煤层中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的特点,在实验室搭建了爆破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了不加载、加载为5t和10t三组模型。利用相似材料配比加工制备爆破实验模型试件,通过超动态应变仪监测煤体的应变信号,利用高像素数码相机记录爆破后模型试件表面宏观裂纹的变化规律,利用电法仪CT反演爆破前后及爆破后一定时间内电阻率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加载煤体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其损伤和裂纹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煤体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损伤和裂纹演化主要是由爆炸应力波、卸载波和控制孔形成的拉伸波等共同作用形成的,近炮孔区,压缩波形成放射状的压剪裂纹;远炮孔区,压缩波和卸载波共同作用下产生拉剪裂纹;加载对煤体爆炸荷载作用下损伤和裂纹演化的抑制作用。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LED光源的太阳模拟器光谱合成设计,该设计由光源控制系统和多种不同颜色的LED混光系统组成。其中光源控制电路能精确控制每种波段LED发光强度,而混光系统能将不同颜色LED发出的光进行充分混合,使之匹配于AM 1.5G标准太阳光谱的分布。通过光谱仪检测验证该系统光谱失配度小于1%。
摘要:针对生产现场部分定子冲片叠铆内锥面校形失效问题,从冲片生产工艺、伺服数控分度冲切工装模具刃口形式及冲切断面状态变化等分析,得出冲切线毛刺变化、冲片翘曲状态及冲片错位叠压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冲片叠铆后层间综合摩擦系数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同时叠铆预压过程中会产生弹性垫片效应,出现轴向弹性预压紧力,另外锥形校形模具(塞棒模具)作用于内锥面的压力存在轴向分力,上述合力所产生的片间摩擦力有可能大于塞棒模具施加在冲片上的水平分力,导致校形失效。基于上述研究,重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自动生产线的气动式外圆柱面校正装置,避免了校形模具对冲片的轴向压力,达到了自动找正的冲片同轴校形的目的,研究结论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工艺可靠性问题。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