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齐洲"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菽园杂记》、《叶子谱》所记“叶子戏”看《水浒传》成书时间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3期 37-46页
作者:王齐洲 王丽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通过陆容《菽园杂记》与潘之恒《叶子谱》所记"叶子戏"比较,可以得知:二书所记一脉相承,前者据《宣和遗事》设计了"叶子戏"中某些人名、诨名,后者则据《水浒传》对其作了某些变动。昆山"叶子戏"的传承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游记>>散论
收藏 引用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1期 9-15页
作者:王齐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2期24卷 25-30页
作者:王齐洲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游记》的风格与乐文化的转型
收藏 引用
《运城学院学报》1997年 第2期18卷 10-14,23页
作者:王齐洲湖北大学中文系 
对于《西游记》的艺术风格,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幽默和诙谐”。本文从文化发展史的新视野、新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作者认为以《西游记》为代表的具有游戏风格的作品,是明代礼文化向乐文化转型期的文学发展趋势,从中反映出乐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圣叹论小说结构
收藏 引用
《荆州师专学报》1991年 第3期14卷 38-43页
作者:王齐洲 
关于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我曾写过两篇文章(见拙作《金圣叹小说理论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5期;《论“动心说”—金圣叹小说理论再探》,《争鸣》1983年第2期)主要探讨了这一理论的核心——典型与典型创造的有关问题,这里再就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六朝湖北民歌
收藏 引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 第2期16卷 59-61页
作者:王齐洲湖北大学 
本文以全景式视角对六朝湖北民歌产生和繁荣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独到的分析、评价和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二楼》与明末清初中篇通俗小说
收藏 引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34卷 26-32页
作者: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中篇通俗小说是介于长篇通俗小说和短篇通俗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形态,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品种,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明末清初诞生了一大批中篇通俗小说作品,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烟水散人徐震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李渔《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老子》的文体风格
收藏 引用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第4期22卷 21-27页
作者: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文体风格既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方法与言说方式相关联,也与作者的艺术个性与审美追求相关联。《老子》的文体风格是长江文风形成的一个标志。这不仅是因为《老子》的思想集鬻熊以来南方道家思想之大成,而且还由于《老子》一书的言说方式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荆楚精神
收藏 引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 第1期14卷 61-66页
作者:王齐洲湖北大学中文系 
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由于历史文献缺略所带来的人们对于楚文化的模糊认识。大量的出土文物证实,楚国不仅农业发达,商业繁荣,而且有最先进的纺织业的冶铸业,其髹漆、竹编、木雕等工艺是精妙绝伦,举世无匹。迄今发现最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通俗小说的徘徊与演进
收藏 引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 第5期32卷 36-45页
作者: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明代前期的文化专制不仅造成了传统诗文的僵滞,也使宋元以来的说唱艺术陷于停顿,通俗文学的发展出现困境。这种状况直到所谓仁、宣"太平治世"才有所改善。从英宗时起,明朝进入政治动荡时期,而思想文化却开始活跃起来,王阳明&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