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白秉哲"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钢中fcc/bcc(bct)马氏体形核与长大的一种晶体学模型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05年 第3期41卷 225-230页
作者:杨金波 杨志刚 邱冬 张文征 张弛 白秉哲 方鸿生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将不变线理论和O点阵理论应用于fcc/bcc(bct)马氏体相变的可滑移生长界面的设计,建立了马氏体形核与长大的 晶体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 fcc/bcc(bct)马氏体形核与长大过程是通过(121)fcc型择优界面推移进行的,界面上的错配 位错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度钢的组织与性能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04年 第3期40卷 296-300页
作者:杨福宝 白秉哲 刘东雨 常开地 韦东远 方鸿生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北京102206 首钢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1 
阐述了新型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与合金设计思想;研究了复相钢在空冷条件下的组织及其精细结构,并系统地总结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相高强钢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的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500MPa级经济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合金设计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0年 第10期25卷 1-5页
作者:刘东雨 方鸿生 陈颜堂 白秉哲 张文征 徐平光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育部先进材料实验室北京100084 
综述了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对钢强韧性的影响及残留奥氏体对钢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在清华大学贝氏体研究及推广中心工作积累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新的 1 50 0MPa级经济型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就可获得贝氏体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贝氏体钢的强韧化途径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 第6期25卷 1-5,41页
作者:方鸿生 刘东雨 徐平光 白秉哲 杨志刚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育部先进材料实验室北京100084 
发现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 ,控制其小岛尺寸、数量和分布 ,可获良好强韧性 ,研制出粒状贝氏体钢。首次用断续的仿晶界型铁素体作韧性相与粒贝结合 ,可获优良强韧性 ,并研制出此类复相钢。通过合金设计 ,在空冷条件下获得具有超精细结构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500MPa级经济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组织与性能
收藏 引用
《钢铁研究学报》2001年 第3期13卷 31-36页
作者:方鸿生 刘东雨 常开地 张弛 顾家琳 张文征 白秉哲 杨志刚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在清华大学贝氏体研究及推广中心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新的 15 0 0 MPa级经济型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 ,就可获得具有较复杂精细结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经低温回火后 ,其 σb≥ 15 0 0 MP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的复相组织——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0年 第11期25卷 1-5页
作者:方鸿生 徐平光 白秉哲 刘东雨 蔡漳平 孙卫华 唐立东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 
本文在回顾几类典型高强度低合金钢强韧化途径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新的复相组织———仿晶界型铁素体 /粒状贝氏体(GBA/Bg) ,并测试了此类复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与轧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 ,试验钢可在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得到这类GBA/B...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创制与发展
收藏 引用
《热处理》2008年 第3期23卷 2-19页
作者:方鸿生 冯春 郑燕康 杨志刚 白秉哲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扼要阐述了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由来及发展,该系列贝氏体钢的合金化及合金设计思路,强韧化途径,组织与性能特点,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Ni含量对新型空冷贝氏体钢CCT图的定量影响
收藏 引用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 第1期4卷 52-57,84页
作者:刘亚秀 徐卫红 由伟 白秉哲 方鸿生华北科技学院电信工程系北京东燕郊101601 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北京东燕郊101601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Ni含量对新型空冷贝氏体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的定量影响。首先测试了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对几种新型空冷贝氏体钢CCT图的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说明我们设计的AN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