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白鸿伟"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复合材料辐射屏蔽设计
收藏 引用
《辐射防护》2022年 第1期42卷 41-47页
作者:白鸿伟 李达 郭寻 薛云飞 靳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 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北京102413 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在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着低能中子-γ射线混合辐射,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针对上述混合辐射环境,利用蒙特卡罗程序Geant4模拟计算了一种钨/硼纤维增强含硼/铋聚合物复合材料中不同材料参数对低能中子和γ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不确定柔性板系统μ综合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08年 第7期27卷 29-35页
作者:李冬 白鸿 陶帅 候军芳军械工程学院自行火炮教研室石家庄050003 
以柔性板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混合不确定模型μ综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识别出柔性板实验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以及对应的状态空间最小实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和线性分式变换设计了将模态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板μ综合振动主动控制设计与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 第20期20卷 2414-2420页
作者:李冬 何忠波 白鸿 张磊机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 
以柔性板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混合不确定模型μ综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识别出柔性板实验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以及对应的状态空间最小实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和线性分式变换设计了将模态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属橡胶动力学建模及参数识别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05年 第6期24卷 57-60页
作者:李冬 白鸿 杨建春 刘英杰军械工程学院自行火炮教研室石家庄050003 
根据金属橡胶材料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弹性粘性阻尼双折线迟滞恢复力的模型,利用材料试验机的位移加载控制原理,对其进行了傅立叶级数展开,并设计了一种分离参数的识别算法,经过对实测数据的计算,识别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上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细观力学方法的金属橡胶迟滞特性本构模型(英文)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 第1期45卷 1-6页
作者:曹凤利 白鸿 李冬 任国全 李国璋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依据金属橡胶典型细观结构特征,对金属橡胶压缩变形金属线匝的空间位形和接触模式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金属橡胶变形的细观物理机制。提出了基于变长度曲梁的细观结构单元以及曲梁间的接触作用模型,结合摩擦接触点分布规律,建立了包含金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低温环境金属橡胶减振器阻尼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 第6期26卷 50-54页
作者:侯军芳 白鸿 李冬 王尤颜 陶帅军械工程学院自行火炮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03 
针对金属橡胶材料的轴向强非线性特性对原有基于曲线拟合的比阻尼测试方法进行改进,消除拟合误差,从而提高测试精度。以高温和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阻尼减振需求为背景,对设计制作的固支圆盘金属橡胶减振器进行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阻尼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低刚度减振轨道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13年 第3期30卷 177-183页
作者:黄凯 白鸿 路纯红 李冬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为减小轨道交通对沿线的振动影响,提高轨道结构的减振性能,提出新型低刚度减振轨道设计方案。新型低刚度减振轨道与现有的减振轨道相比,具有更小的垂向刚度,从而降低轨道结构固有频率,提高减振性能。新型低刚度减振轨道的低刚度是由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隔振平台的压电致动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 第5期31卷 47-49页
作者:陶帅 白鸿 侯军芳 李中军械工程学院自行火炮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03 武汉士官学院金属工艺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5 
为实现微隔振平台的自适应控制,选择具有驱动和传感功能的压电陶瓷材料,在对单片压电陶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压电堆动态模型,设计了一种驱动器。该致动器不仅具有驱动与传感功能,而且具有简单、易加工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对压电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载体光电平台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12年 第2期29卷 153-156,179页
作者:刘树峰 白鸿 李冬 高山军械工程学院 空军95926部队 
在优化设计光电平台的研究中,由于动载体光电平台的光电传感器均安装在内框架上,内框架的谐振频率过低则易引起谐振,严重影响平台的稳定性。为提高内框架的谐振频率,对内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灵敏度分析理论,以固有频率和振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电吊舱无角位移被动减振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2年 第16期31卷 88-91,97页
作者:李玉龙 何忠波 白鸿 郝慧荣 李冬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 
根据某型光电吊舱无角位移减振的需求,利用分级减振的设想,设计了一组内外框架减振器,计算了减振器刚度、阻尼系数范围,并对减振器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建立了减振系统的Solidworks三维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振动仿真分析,得出单方向输入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