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石砚"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应用MP-1微视野计评估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年 第2期32卷 149-153页
作者:王雯倩 石砚 王欣 张纯 黄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100191 
背景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和影像学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早期即存在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但目前青光眼的功能检测主要依靠心理、物理学检查的自动静态视野计,不能反映病变早期相对应的损害。MP-1微视野计是一种定量评估黄斑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相关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导报》2022年 第10期19卷 190-193页
作者:石砚 曹娟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日间病房江苏南京210000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后护理依赖程度,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日间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当日由患者家属代患者填写护理依赖量表(CDS),评估患者护理依赖程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梁消融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初步结果
收藏 引用
《眼科》2014年 第1期23卷 13-18页
作者:王怀洲 石砚 洪洁 赵博文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005 
目的探讨小梁消融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设计前瞻性非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2眼)、先天性青光眼1例(1眼)、发育性青光眼2例(2眼)。方法用小梁切开器(Trabectome,NeoMedixCor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路微导管辅助的360度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对照研究
收藏 引用
《眼科》2021年 第1期30卷 20-24页
作者:王怀洲 辛晨 石砚 李猛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730 
目的评估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JOA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的JOAG患者22例(26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收藏 引用
《眼科》2020年 第1期29卷 15-19页
作者:王怀洲 胡曼 辛晨 石砚 李猛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100045 
目标评估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65例(86眼),手术时年龄2个月~11岁,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
收藏 引用
《眼科》2019年 第3期28卷 169-175页
作者:万月 尹鹏 石砚 辛晨 刘璐 曹凯 王怀洲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的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导管引导的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六个月的疗效
收藏 引用
《眼科》2019年 第3期28卷 165-168页
作者:石砚 王怀洲 尹鹏 辛晨 万月 梁新童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的评估微导管引导的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27例(30眼)。方法患者接受微导管引导的内路小梁切开术,根据术中全周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甲皱襞微循环的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眼科》2019年 第1期28卷 17-23页
作者:田佳鑫 李猛 辛晨 谢媛 石砚 桑景荭 王怀洲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730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甲皱襞微循环情况。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POAG患者51例包括高眼压性青光眼(high tension glaucoma,HTG)34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产光纤微导管与进口导管在青光眼微创手术中的性能对比
收藏 引用
《眼科》2019年 第2期28卷 95-97页
作者:辛晨 石砚 尹鹏 王怀洲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研究室100005 
近年来,青光眼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降眼压效果良好的特点获得青光眼医师的认可,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1-2]。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微创手术小组从2010年在国内率先引进黏小管成形术.在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联合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与内路全周小梁切开术的早期疗效对比
收藏 引用
《眼科》2020年 第4期29卷 304-308页
作者:尹鹏 石砚 王一玮 王怀州 辛晨 曹凯 万月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05 
目的评估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联合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术(简称GABi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18岁以上既往无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POAG患者3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