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石英"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石英油画作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 第5期27卷 I0017-I0017页
作者:石英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峨山彝族花鼓乐文化特征与诗学特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 第2期21卷 31-35页
作者:石英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云南省峨山县彝族花鼓乐是诗(歌)、乐、舞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作为彝族生活的"文化焦点",是彝族丧葬仪式赋予了它生命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峨山彝族丧葬仪式中的花鼓乐及丧葬仪式的描述,直观地呈现峨山彝族花鼓乐的艺术形式,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出海天红胜火——《刘白羽散文四集》赏析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 第5期 75-80页
作者:石英 
在我面前,有一部装帧精英、设计尚雅的大书,它就是刘白羽同志30余年散文作品的选萃。作为晚生后学,尽管我在中学课本上就读过他的作品,尽管他的一些烩炙人口的代表作我还曾反复品味过,尽管近几年在会上或当面曾多次聆听他关于散文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散文,散文的艺术——从《真水无香》看晏彪的散文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2001年 第10期 95-96页
作者:石英 
我是在读赵晏彪散文集的过程中想起这个题目的。更确切地说,在看前半部分时这个意思的标题就"蹦"了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散文只有艺术而无其他,而是因为他很重艺术的散文首先给了我突出的印象。那么,这突出印象的具体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炽热昂扬与深沉绵密的和谐统一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 第1期 84-86页
作者:石英 
我对江波同志的散文作品并不陌生,早在十年前编《散文》月刊时即读到他的散文稿,但在这次通读了他的《涛声集》和《回声集》及其他散文作品后,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领悟.在这以前,从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感情、对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艺副刊的艺术品位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1993年 第6期 4-5页
作者:石英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杂”与“碎”说起“副刊”,人们往往将它与“文艺”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不错,副刊的采稿选稿范围,大抵出不了文学和艺术的圈子,但它又有别于一般“纯文学”的期刊,甚至也有别于某些报纸的“文学作品”专版的“文艺周刊”之类。譬如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白之间透射生活之美——李波的版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4年 第5期 140-141页
作者:石英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人对于木刻版画的感情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悠久、技法多么高深,而在于木刻版画自诞生以来就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的木版年画因为可以大量地复制生产,起到了装点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感觉浅谈
收藏 引用
《芒种》2012年 第19期 46-47页
作者:石英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我没有考证作为哲学范畴中的"感受"一词的形成有多长历史,只知在传统辞典中认为这"感觉"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的特性,是最简单最初级的反映形式。这可能就是那个老资格的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我这里所指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关中粮仓建筑设计研究——以丰图义仓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 第6期50卷 872-877页
作者:石英 王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5 
以清代关中地区的粮仓建筑丰图义仓为对象,从场地选址、空间组织、围护结构和建筑排水等方面对其兼顾粮食储存与军事防御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了解粮仓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通过对4个监测点分别为北面粮仓、东面仓房、仓院、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湘北农村住宅气候适应性调查分析——以华容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11年 第6期27卷 24-29页
作者:金熙 徐峰 石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是近年来绿色建筑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地处夏热冬冷地区的华容村镇住宅冬夏两季的详细调研,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其总体规划、平面布局的特点,总结出华容地区村镇住宅原始质朴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