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方案,对"大西洋"马铃薯的水、氮二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单株薯重、商品薯率和淀粉含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其中小水量多次灌水的灌水方式下氮水平为180kg/hm2的处理,其产量、商品薯率和淀粉含量都表现最好,分别为:46216 4kg/hm2、87 56%和17 71%;在小水量多次灌水的灌溉方式下,马铃薯在低氮水平就能达到高产优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滴灌方式。
摘要:为评估微流控芯片法在虾肝肠胞虫(EHP)、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性弧菌(VpAHPND)、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4种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原联检中的各项性能,设计针对上述4种病原扩增反应的引物,对已有芯片进行新的功能划分,同时优化该基因芯片的反应体系及恒温扩增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联检方法可同时检测上述4种病原,特异性好,3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病原联检结果。EHP、DIV1、WSSV、VpAHPND指标检出限分别为1μl 0.57拷贝、0.43拷贝、2.12拷贝、3.18拷贝,已达到甚至超过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的灵敏性。本次测试中的南美白对虾4种病原微流控芯片联检方法所用的检测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灵敏、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合整个养殖过程中对南美白对虾EHP、VpAHPND、DIV1和WSSV的监测与筛查工作。
摘要:结合某工程实例,针对重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厂房总体结构选型、节点形式、控制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下柱采用独特的四肢钢管混凝土结构,运用SAP2000和PKPM/STPJ软件对主刚架及构件进行计算对比,并对肩梁、梁柱弧形加腋连接等复杂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与简化计算的差别,为类似工程积累了设计经验。
摘要:为考察辅助材料设计参数对细支卷烟感官质量和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定量、丝束规格和接装纸透气度细支卷烟,对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并测定了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卷烟纸透气度对细支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较小,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释放量均呈降低趋势;(2)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加,细支卷烟感官质量呈下降趋势,烟气焦油和烟气烟碱释放量呈降低趋势,烟气CO释放量基本无差异;(3)与6.0/17 000规格丝束相比,8.0/15 000规格丝束细支卷烟的感官质量有所提升,焦油、CO、烟碱释放量均为8.0/15 000>6.0/17 000;(4)随着接装纸透气度的增加,细支卷烟感官质量先升高后略有下降,感官质量总分排序为500 CU>600 CU>400 CU,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均呈降低趋势。通过优化设计相应的辅助材料设计参数,有助于提升细支卷烟的感官质量,降低焦油和CO释放量。
摘要:以徐紫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4个钾肥施用水平,3个种植密度水平,3次重复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施钾量和种植密度对紫心甘薯的叶绿素含量及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钾量适宜时有利叶片叶绿素含量峰值提早出现;适当稀植有利叶绿素的合成。2同的施钾处理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结果显示在A3水平处理下小区产量最高,说明适当增施钾肥可以提高产量,但钾肥施用过多增产效应减缓。3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也有明显影响。结果显示在B2处理下小区产量最高,说明适当密植有利提高产量;但各小区最大单薯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4两个处理互作小区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在A3B3处理下小区产量最高,说明在较高施钾水平下,中等密度有利产量的提高。在本试验所采取的4个施钾水平、3个种植密度中,施钾量以(A3处理)施225 kg/hm2含K 50%氯化钾、密度以(B2处理)52 500株/h㎡为最佳组合,在这种条件下紫心甘薯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获得的产量最大。
摘要:为考察通风对细支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及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卷制具有不同滤嘴通风率和卷烟纸透气度的细支烟,对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和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与细支烟烟气常规成分、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H)负相关;②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增加1%时,CO、HCN和巴豆醛释放量的降低率较高,纸通风对细支烟总粒相物、焦油、烟碱、CO、水分、HCN、NNK、苯酚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及H值的影响大于滤嘴通风;③滤嘴通风和纸通风对细支烟焦油、烟碱、CO、HCN、氨和苯酚的释放量及H值的影响小于常规卷烟。通过优化设计细支烟通风参数,可降低焦油和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
摘要:为表征加热卷烟气溶胶的生成、传递、扩散和过滤过程,设计开发气溶胶取样微探针和定位固定系统,并与气溶胶快速粒径谱仪相结合,通过加热器具的改造、取样和抽吸的联动控制,构建了加热卷烟抽吸过程中气溶胶动态分布的表征系统。结果表明:(1)在加热器具改造的基础上,气溶胶取样微探针可插入加热卷烟内部,实现微量气溶胶的实时原位取样;(2)定位固定系统通过对加热器具和气溶胶取样微探针的固定和移动,可实现微探针插入位置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为0.01 mm;(3)通过微探针取样与吸烟机抽吸软件的联动控制,实现了加热卷烟抽吸与气溶胶实时原位取样的同步进行。该气溶胶动态分布表征系统操作方便,可实现加热卷烟抽吸过程气溶胶动态分布的表征,用于气溶胶的形成过程研究。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