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秦曙"
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 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20年 第1期63卷 80-87页
作者:秦曙 章明 张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成功举办两届后,于2019年来到杨浦滨江。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艺术季从室内走到了室外,以整个杨浦滨江南段5.5 km的公共空间为展场。作为总建筑师团队,作者早在2014年就投入到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设计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丘陵城市”与其“回应性”体系——上海杨浦滨江“绿之丘”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0年 第1期 1-7页
作者:章明 张姿 张洁 秦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上海200082 
解读"丘陵城市"理念,并对其案例"绿之丘"(改造自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项目的设计过程进行阐述,指出其在城市空间层面衔接了滨水公共空间与城市腹地,在管理层面突破了土地使用权属的划分,在建筑层面完成了对"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白灰的空间变奏曲——泰康美术馆空间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年 第4期30卷 86-90页
作者:丁歆 秦曙 章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工作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以泰康集团大厦一、二层裙房的室内空间改造为例,设计尝试探索新的艺术展览模式,突破通常的白盒子展览模式,将现代艺术展示空间同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意蕴相结合,创造与日常生活交互的可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19年 第8期 16-26页
作者:章明 张姿 张洁 秦曙 王绪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上海200092 
通过回溯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自2015年起的设计与发展历程,解读在总体概念、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理念与策略,在城市政策导向和建筑师自主创作的双重框架下阐述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社会属性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散之间--人人馆设计札记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2021年 第12期27卷 94-99页
作者:秦曙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通过对人人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设计历程的回溯,阐述了寻求现代钢木结构同东方文化语境相呼应所形成的离散组织功能空间与建构体系的设计理念,以及在这一设计理念导引下塑造出的互动交融的空间体验。项目的最终投入使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燕罗体育公园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1年 第5期 54-57页
作者:章明 张姿 秦曙 苏婷 李雪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灰仓艺术空间——上海杨树浦电厂干灰储煤灰罐改造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1年 第4期 66-73页
作者:秦曙 章明 朱承哲不详 
灰仓艺术空间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南段东部,原先是杨树浦电厂的粉煤灰干灰储煤灰罐,是极具标识性的沿江工业遗存。2015年第一次基地踏勘的时候,其巨大的体量、混凝土森林般的柱网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经4年的陪伴式设计,从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畔垄行——燕罗体育公园的风景建构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1年 第5期 58-61页
作者:章明 秦曙 苏婷 张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在这种水平向的城市化方式(horizontal urbanization)之中,景观具有了一种新发现的适用性,它能够提供一种丰富多样的媒介来塑造城市的形态,尤其是在具备复杂的自然环境、后工业场地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背景之下。——查尔斯·瓦尔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景的媒介--杨浦滨江雨水花园的四重叙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1年 第7期37卷 49-54页
作者:章明 张洁 秦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针对雨水花园的研究长期集中于生态技术层面,鲜有关注其审美情趣营造的探讨。聚焦于场地认知(着陆)、系统搭建(扎基)、场所呈现(寻获)和事件激活(建立)的风景构建策略,以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雨水花园为例,描述四重叙事下这片原先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职专业课“课程思政”融合途径研究——以“旅游心理学”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9期33卷 96-97,102页
作者:秦曙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江苏常州213000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是新时代对中职教育的新要求。"旅游心理学"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集旅游、心理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一体,通过梳理旅游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系,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