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程章灿"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保残守缺”的艺术:欧阳修的拓本阅读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2年 第5期 218-226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 
《集古录跋尾》是北宋欧阳修的学术名著之一,也是中国金石题跋的开山之作,具有学术史和文化史的双重价值。其文化史意义可以用“保残守缺”四字来概括。欧阳修对金石拓本的长期收藏,体现了他对金石拓本和历史文化的执着迷恋。他所开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世说新语》看晋宋文学观念与魏晋美学新风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9年 第1期26卷 51-57页
作者:程章灿北京大学历史系 
魏晋思想文化界的自由解放思潮,孕育了觉醒的主涔意识和自觉的审美意识。情感和欲望在审美中得到肯定,主体和自然在审美中展现风姿。肇端于此时的文学自觉意识和对文学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清谈玄言等,导致人们对文学的广泛兴趣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场同题竞赛的百年雅集——读南海霍氏藏本罗聘《鬼趣图卷》题咏诗文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1年 第7期 70-79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海霍氏珍藏本罗聘《鬼趣图卷》汇聚了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民国七年(1918)约一百二十段题跋,其形式涵盖诗词文各体,内容极为丰富。社会身份与时空背景各不相同的作者,围绕"鬼趣"这一相同题目进行创作,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词的艺术特征──关于诗词体性之辨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 第2期 43-51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中文系 
论词的艺术特征──关于诗词体性之辨的再思考程章灿关于诗词体性之辨是否存在及以怎样一种方式、在怎样一种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前辈学者如龙榆生、缪钺、万云骏等已作了十分有成绩的探索。但迄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1]争论的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尺牍书疏 历史面目——新世纪以来书札文献整理出版的状况与检讨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2016年 第11期 49-57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书札是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写本文献,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新世纪以来书札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整理方式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第二,整理出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句体与连章诗——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体式发微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57卷 57-67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 
杜甫对曲江充满感情,作于天宝十一载的《曲江三章章五句》是杜甫第一次以“曲江”为题赋诗抒情。此诗七言成句、五句成章、三章成篇,前三句逐句用韵,后二句仅一韵,其命题及章句格式颇为独特。其命题格式脱胎于《诗小序》,章句格式则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庐在人境——中国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下)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9年 第4期10卷 88-101页
作者:程章灿不详 
本次讲座主持为南京艺术学院俞锋先生,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庐在人境——中国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上)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9年 第3期10卷 96-107页
作者:程章灿不详 
本次讲座主持为南京艺术学院俞锋先生,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鬼容易吗?——“鬼话连篇”之十二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9年 第12期 124-130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人们都爱说画鬼容易。普通人这么说,职业画家也这么说,从战国说到今天,好像早已成为定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代墓志丛考
收藏 引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 第4期 29-33页
作者:程章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唐代墓志丛考程章灿一、《伯饶墓志》考《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以下简称《隋·洛》)15一14为《伯饶墓志》,前四行断裂,右下角佚失,致使碑题残缺,墓主姓氏未详,今犹可见者仅"唐故朝散大夫……。"志文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