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章岳光"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红外薄膜中热应力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08年 第7期57卷 4316-4321页
作者:陈为兰 顾培夫 王颖 章岳光 刘旭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由于红外薄膜材料和基板热膨胀系数显著不同,所以在高温基板上镀膜后降温将产生热应力,进而引起边界分层破裂现象,影响薄膜器件的牢固性.对薄膜厚度、杨氏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对薄膜分层破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薄膜设计对减小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宽波段波状多层膜结构偏振分束器的设计与优化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4年 第13期63卷 203-208页
作者:彭皓 沈伟东 杨陈楹 章岳光 刘旭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本文基于二维光子晶体波状多层膜结构,提出了叠加两种不同膜厚的周期膜堆来拓宽偏振分束器有效带宽的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偏振分束特性的评价函数,优化结构和薄膜厚度等参数,获得了中心波长565 nm,带宽220 nm,平均消光比大于3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亚波长二维光栅的入射角不敏感颜色滤光片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3年 第6期62卷 186-191页
作者:洪亮 杨陈楹 沈伟东 叶辉 章岳光 刘旭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具有非偏振光入射下入射角不敏感特性的反射式颜色滤光片.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光栅周期、光栅层厚度以及固定光栅占空比下光栅的结构尺寸对反射率峰值、反射带位置及带宽的影响.结合入射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级次反射膜空间解复用器件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 第4期39卷 475-477,486页
作者:金波 陈海星 章岳光 顾培夫 刘旭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为了降低多周期高反射膜空间解复用器的制备工艺难度,根据“超棱镜”效应的多层薄膜空间解复用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多层薄膜结构.通过增加周期中单层膜的级次来减少整个高反射膜系的周期数.所设计的高级次反射膜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金属-介质薄膜的反射型彩色滤光片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1年 第12期31卷 304-307页
作者:余鹏 沈伟东 章岳光 牛海亮 刘旭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基于诱导反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见光波段金属-介质薄膜结构的反射型彩色滤光片。高吸收铬和高反射铝的应用使它既能获得高反射率又有很高的宽波段截止度,通过改变介质匹配层的厚度实现适当的导纳匹配,得到了反射率大于72%、较高色饱和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诱导透射滤光片性能的改进设计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 第2期39卷 273-276页
作者:林宇翔 章岳光 顾培夫 唐晋发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诱导透射滤光片的设计方法,使对于任意厚度的金属,均能得到最佳匹配的出射导纳.采用两个非四分之一波长层来代替传统设计方法中的单间隔层,其厚度可以通过导纳图解得.通过改变两个间隔层的材料,可以对滤光片的带宽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见光+1.54μm激光/长波红外分色片的设计和制备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 第4期28卷 307-310页
作者:章岳光 王颖 孙雪铮 沈伟东 刘旭 顾培夫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可见+1.54μm激光/长波红外分色片分离可见光、激光和长波红外光,在多通道成像光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分色片基板和薄膜材料的选择,优化设计并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该分色片,其反射率和透射率都达到了94%以上,已成功应用于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倾斜入射的波分复用薄膜滤光片的特性及改进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3年 第3期23卷 377-380页
作者:顾培夫 李海峰 章岳光 刘旭 唐晋发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对倾斜入射时窄带薄膜滤光片的特性作了描述 ,由于低折射率间隔层的滤光片 ,倾斜入射时 p偏振分量的通带比s分量更移向短波 ,而高折射率间隔层的滤光片则反之 ,因此可把间隔层同时设计成高、低折射率两种材料 ,或选用适当的中间折射率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色散补偿薄膜的初始结构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9年 第9期29卷 2619-2623页
作者:罗震岳 刘旭 沈伟东 薛晖 顾培夫 章岳光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啁啾脉冲振荡(CPO)与飞秒激光显微系统都要求在一定带宽内能够提供大的色散补偿,如此大的色散补偿要求是之前应用于飞秒激光器的各种色散补偿薄膜结构难以达到的。为此提出一种将基于共轭腔与G-T腔混合结构的初始膜系设计,只要在此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密集型波分复用薄膜干涉滤光片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2年 第7期22卷 794-797页
作者:顾培夫 白胜元 李海峰 章岳光 刘旭 唐晋发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介绍了波分复用系统对薄膜干涉滤光片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一方面需要精心选择基板和薄膜材料 ,另一方面要寻找性能优良、制造容易的膜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