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章柏青"
4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电影观众学漫笔之四——电影观众学的研究导向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0年 第11期 18-19页
作者:章柏青 张卫 
我们把近几年来,电影界对电影观众学的重视与研究看成是我国电影理论走向更加完善与自觉的重要一步。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转折点是1979年。当时,电影理论工作者为了表示对历年来的电影作为政治工具的不满,开始从电影自身进行研究。一开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观众学:一门边缘科学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0年 第7期 20-21页
作者:章柏青 张卫 
电影观众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与其他电影学的学科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研究是互为交叉、互为补充的。与电影观众学最密切相关的是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市场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理论等学科。1.电影观众学与电影美学人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二 从研究编导到研究观众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0年 第6期 22-23页
作者:章柏青 张卫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观念不断更新,世界电影研究的重点也不断发生着转移,经历了一个以研究编导为重点到以研究观众为重点的嬗变过程,回溯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电影研究的历史和新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影片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受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1年 第5期 24-25页
作者:章柏青 张卫 
诸门学科中,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属于美学范畴的“接受美学”、则毫无疑问已成为研究电影观众学的新的理论方法。接受美学又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或“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它是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导师点评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1期 92-93页
作者:章柏青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形象的建构是当下面临的迫切话题,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受到电影的资本逻辑与影像特征所控制。所以,“国家形象表述的商业美学与影像诗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涉及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百年 万千气象——北京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记略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 第2期 64-69页
作者:章柏青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放映,于是,大观楼便被认定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100年后,大观楼被修缮一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与《电影评介》结缘30年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9年 第5期 1-2页
作者:章柏青中国艺术研究院 
1979年春天,我的书桌上突然"飞"来一本在当时堪称精美的电影杂志《电影评介》,使我惊讶莫名。当时粉碎"四人帮"不久,文坛仍很冷落。电影界除《电影艺术》、《大众电影》等极少几本电影刊物,没有其他外地的电影刊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80年代: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光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5年 第1期 15-18页
作者:章柏青北京舞蹈学院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眸80年代电影,犹如怀念远去的恋人,一股激动、惊喜、失落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钟惦棐与电影观众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7年 第5期 38-39页
作者:章柏青 
钟惦蕖老师在1981年写的文章中透露了这一事实:“记得20年前,当《电影的锣鼓》受到的是批评而不是批判的时候,我曾打定主意沉下心来,尝试着写一本电影美学,拟定了一个提纲,第一章便是探索有关电影观众问题。后来尽管这个尝试变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纪之交的祝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4期 12-12页
作者:章柏青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 
纪念《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暨“世纪之交:中国文艺理论研讨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和《都市影视》杂志社,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一种学术性、专业性的期刊,《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