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纪德奎"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双减”背景下的城乡学校联盟文化治理:需求与路径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6期 29-34页
作者:李垚 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双减”背景下的城乡学校联盟具有塑造生态化教育共识、拓展特色化教学资源、凝聚多元化治理主体等文化治理需求。结合“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城乡学校联盟的文化治理取向具有一定优势:发展性的治理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指向及价值实现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 第7期42卷 77-83页
作者:纪德奎 陈璐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课堂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引发学生对课堂知识性学习的高期待,要求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效率化,促进了育人为本的课堂文化生成,推动了学生身份认同。这将催发教学行为形成追求精确性、有效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的发展指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论的科学品性与人文意蕴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年 第5期7卷 99-102页
作者: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教学论的科学化历程催生了科学品性的形成,科学品性表征着教学论的发展特点。"艺术论"的观点涵泳着教学论的人文意蕴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公平本位与知识本位无形中遮蔽了人文意蕴。基于科学性提升人文性、涵养积极的生命情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潮课”现象看高校选修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抉择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 第7期34卷 65-69页
作者:纪德奎 姚军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潮课"的出现与其说是对传统选修课程的创新抑或异化,倒不如说是对选修课程改革的诉求与期待,它折射出高校选修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困惑。高校选修课程的开发,应在建设宗旨、开发原则、设计思维和选课逻辑方面加以理性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劳动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论坛》2021年 第6期 108-114页
作者:王倩 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天津300387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时期,课堂也是渗透与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场域。课堂中劳动素养的培育是具身认知发展的统一,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目前,中小学课堂表现出在教学目标上劳动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课堂培育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4期41卷 88-92页
作者:李垚 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存有内在的统一性:育德为先与全面发展在育人取向上的统一;协同育人与多维发展在育人内涵上的统一;知行合一与以人为本在育人过程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课堂的价值性被弱化,影响了知识系统的重构;课堂的协作性被忽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土文化教育开发:模式与流程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年 第1期10卷 20-27页
作者:纪德奎 刘灵鸽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乡土文化教育开发是对乡土文化教育实践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升,为乡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和科学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对乡土文化教育实践案例的梳理和提炼,乡土文化教育开发一般有"整体推进式""植根式""以点带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课堂教学目标转换的困境与突破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 第2期 4-8页
作者:纪德奎 郭子超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目标具有素养介入、素养悬置、素养内嵌三种方式,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目标也要相应地进行转换,以实现渐进式的素养培育目的。现实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未能消解单学科目标与跨学科理念之间的矛盾,使素养机械介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实训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收藏 引用
《职教论坛》2017年 第18期33卷 79-82页
作者:纪德奎 胡文婧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呈现出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导致实训资源共享不足、常态建设机制欠缺、日常维护难度加大等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信息通讯技术,设计包含实训基地管理、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的条件与路向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1期41卷 71-76页
作者:纪德奎 张永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社会变迁与社会规约是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的时代前提和外在保障,思维范式和幸福体验是其内在基础与认同的关键。乡土文化教育位置的失序、社会规约强制的不足、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乏力以及对学生体验的漠视,影响了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的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