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纪永贵"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明代富春堂曲本的中号字与青阳腔滚调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22年 第4期 172-188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明代金陵富春堂刊印的传奇曲本大致刊刻于万历前期①,学者多认为是弋阳腔剧目。这些刊本中有部分剧目里的文字包含三种字体,即大号字的唱词、小号字的白词以及单行中号字,这是只有大小两种字号的元杂剧、宋元南戏和昆山腔等传奇剧目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红楼梦》中的秦氏
收藏 引用
《池州学院学报》2022年 第5期36卷 1-9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红楼梦》中的秦氏是一个复杂而离奇的人物形象,关于她的论点千奇百怪,刘心武甚至生造了一个词“秦学”。然而,若细心研读文本就会发现,贾府并没有一个叫“秦可卿”的人,现实层面有个秦氏,仙境和梦境中有个“可卿”,秦氏和“可卿”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弋阳诸腔”与“青阳诸腔”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6年 第3期 105-112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世明代戏曲声腔史研究中,出现一个专有概念"弋阳诸腔"。这个概念认为弋阳腔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影响了南戏诸多声腔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可用"弋阳诸腔"一词来统称四大声腔之外的其他南戏声腔,并且概括出其共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槐树意象的民俗象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4年 第1期 33-41页
作者:纪永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槐树由实用之材上升为文化符码的第一步,是形成改火巫术。与之同时槐树还具有社树功能。从造字的角度看,槐是鬼魂观念产生之后才成字的。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进一步系统化,槐树作为阴树身份的认定也在逐步完成。汉代以降,逐渐向民间延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表演的成功范例:“王茜华现象”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 第6期20卷 98-103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近年来活跃于银幕、荧屏的青年演员王茜华异军突起,2004年,她凭自己在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24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其实,从事表演艺术多年的王茜华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包含着一系列规律性因素,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桃花扇》无缘入“红楼”之因蠡测——也谈《红楼梦》创作于康熙末年说
收藏 引用
《东方丛刊》2006年 第1期 203-229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247000 
《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叙事作品,但是因为作者对传统文学的偏执爱好与深刻理解,致使该书在小说的形式背后,又时时透露出别种艺术形式的本性来。书中涉及了古代雅俗文学中诸多的艺术种类,如诗、词、曲、赋、诔、谒、古文、对联、酒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情洒杏花村》几个问题的整体审思
收藏 引用
《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 第4期16卷 45-49页
作者:何根海 纪永贵池州师专 
对方文章先生创作的历史传奇黄梅戏《情洒杏花村》从历史、情感、艺术三种视角进行了全面的文化把握与定位审思,认为该剧艺术地再现了杜牧与杏花村的传奇故事,剧本依托本事但又不拘成说,既着重历史原则,又着重艺术原则,既暗含历史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遇仙故事的产生与演变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0年 第4期 80-95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师专中文系安徽247100 
遇仙故事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在 20世获得了新生。在它的产生时代,孝义精神与神仙思想是这个故事的基本内核。到了唐宋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又为它提供了新鲜血液。元明之后,这个故事进入戏曲视野,其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桑主题与采莲主题比较论析
收藏 引用
《池州学院学报》1998年 第4期18卷 41-47页
作者:纪永贵池州师专中文系247100 
采桑主题和采莲主题是乐府歌诗中重要的歌咏内容之一,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不同寓意,“采桑”意在对已婚妇女的道德考验,“采莲”则刻意于展示女性唯美与唯情的特征。这两类主题在汉魏六朝就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成为两种程式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06年 第1期 18-32页
作者:纪永贵 
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