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篇工学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泥石流
  • 3篇发育特征
  • 2篇滑坡
  • 1篇气垫式调压室
  • 1篇麻日
  • 1篇林达
  • 1篇雪崩评价
  • 1篇涌浪高度
  • 1篇铜琼沟
  • 1篇潘家铮法
  • 1篇抗劈裂
  • 1篇危险度
  • 1篇信息流
  • 1篇崩嘎沟
  • 1篇形成机制
  • 1篇灾链类型
  • 1篇抗抬
  • 1篇雪崩分区
  • 1篇危险区预测评...
  • 1篇建议

机构

  • 7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国水电顾问...

作者

  • 8篇纪海锋
  • 2篇陈长江
  • 2篇冉从彦
  • 1篇王志超
  • 1篇马金根
  • 1篇张旭
  • 1篇谢洪毅
  • 1篇余志平
  • 1篇张世殊
  • 1篇李辉

语言

  • 8篇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纪海锋"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藏东南山区雪崩发育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16年 第B07期36卷 36-37页
作者:纪海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藏东南山区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该区地形深切、陡峻、高海拔山峰极为发育,且降雨较为丰富,昼夜温差大,导致该区域雪崩灾害极为发育。在区内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势必会面临着雪崩灾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藏东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达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16年 第4期36卷 646-648,652页
作者:纪海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在对林达滑坡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平硐、钻孔等勘探手段揭示滑坡及滑带发育特征,并利用现场及室内试验测试其力学特征,采用SLOPE中的Morgenstern-Price、Janbu、Bishop及ordinary4种方法分别计算3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最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崩嘎沟泥石流发育特征简述及危险区预测评价
收藏 引用
《水电站设计》2018年 第2期34卷 39-41页
作者:纪海锋 冉从彦 张旭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通过对崩嘎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松散物源、降雨等条件的详细调查,揭示了崩嘎沟泥石流的主要发育特征,综合分析及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沟为轻度易发低频泥石流冲沟。采用云南小江预测模型和"5·12"汶川地震后北川预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收藏 引用
《水电站设计》2018年 第2期34卷 32-34页
作者:冉从彦 张世殊 纪海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近年来,国内西部水电站设计逐步加大引进气垫式调压室方案进行设计的力度,本文以某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方案为例,从工程地质专业角度就方案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全面、充分地介绍了气垫式调压室岩石质量及成洞条件、山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麻日滑坡体涌浪计算及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15年 第3期35卷 439-442页
作者:余志平 纪海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麻日滑坡方量巨大,距共科坝址仅6km,水库蓄水后,滑坡一旦失稳对共科大坝危害极大,产生的涌浪对库区寺庙,场镇等敏感对象形成较大威胁。通过潘家铮法及经验公式法分别计算滑坡体整体失稳后形成初始涌浪高度及到达坝址的涌浪高度,计算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铜琼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评价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22年 第4期42卷 639-642页
作者:纪海锋 李辉 陈长江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金沙江流域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为泥石流易发区。铜琼沟为典型的沟谷型泥石流冲沟,通过对该沟的现场调查,结合易发程度、危险度评价及计算分析,对该沟泥石流发生规模及频次进行详细评价,认为铜琼沟是一条低频泥石流沟,中度易发,危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灾害链理论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15年 第2期35卷 232-235,239页
作者:王志超 马金根 纪海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的链式地质灾害频发,灾害链研究正成为灾害学研究的热点。灾害链的研究在灾害的预测预警,灾害过程分析和灾后防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灾害链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以万工"7.27"地质灾害为例对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泥巴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 第S2期31卷 98-101页
作者:纪海锋 谢洪毅 陈长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孔泥巴沟天然状况下是一条沟谷型泥石流沟,2007年曾暴发过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泥石流,近两年来近沟口受采矿(大理石)影响,局部山体崩滑较为严重并形成规模近万m3的堰塞湖,加剧了未来该沟泥石流暴发的风险和规模,也使得未来该沟泥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