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罗学正"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求索》1989年 第5期 104-109页
作者:罗学正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它始终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向前迈进。在历史上,精湛的中国陶瓷通过各种途径,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收藏名人艺术陶瓷的思考(上)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8期 88-89页
作者:罗学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收藏名人艺术陶瓷的思考(下)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9期 70-71页
作者:罗学正 
可以肯定,近现代名人艺术陶瓷的收藏,只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其知名度,有计划地限量创作,提高作品收藏的可信度,一定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釉画——新时代的艺术符号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4年 第1期29卷 101-102页
作者:罗学正 
釉,是一种以石英为主要原料,高温下流淌覆盖在陶瓷坯体上的玻璃体。早在商周时期便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基础釉中如果含有铁、铜、铅、锰等有色氧化物,便出现红、黄、蓝、绿、青、紫等不同的高低温色釉瓷。但传统的色釉是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虎色变”的仿古瓷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7期 62-63页
作者:罗学正 
瓷器的仿古做旧,在中国陶瓷史上古已有之。而利用仿古瓷作伪,以假充真,始作俑者则肇端于民国时期。从此,中国的古瓷收藏者们不得不随时应对一个头疼的问题:辨伪取真。现代仿古瓷的大量出现不可避免地扰乱了今天的艺术品市场,然而也有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6期 82-83页
作者:罗学正 
该文通过对景德镇宋、元、明、清各朝瓷器的制作工艺特征的详细解剖,使读者在判断古瓷的生产年代及真伪问题上多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青花真赝对比(下)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7年 第1期 90-91页
作者:罗学正 
装、烧工艺对比元代景德镇使用的烧瓷窑炉仍然是龙窑,虽然制胎原料中引入了高岭土,可烧1300℃以上而不变形,但龙窑的结构决定其保温差,影响了高温烧成,以及瓷胎中大量玻璃相生成,所以瓷胎的瓷化程度不如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瓷研究惊人新发现——景德镇明清官窑落选瓷流散民间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4年 第12期 74-75,80页
作者:罗学正 
我们今天所见传世官窑瓷普遍质精艺重、完美无瑕,可是在这些精美传世品的背后,却是以大量残次品作为代价的。那么,那些大量落选的“次色脚货”瓷器如何处理呢?它们是否已大量流散民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代有无官窑瓷?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10期 80-81页
作者:黄萍 罗学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漫长夜里的点点星光——评《珠山八友》瓷画集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工业》2005年 第3期12卷 54-55,43页
作者:罗学正景德镇学院333000 
本文对“珠山八友”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对《“珠山八友”瓷画集》的术价值与其出版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