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罗宗宇"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鲁迅小说对民俗的叙事建构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 第8期 31-37页
作者:罗宗宇湖南大学文学院 
鲁迅小说中有着大量的民俗构成.、中存在着许多浙东民俗叙事,也是对文艺民俗之一的神话传说的再叙述.鲁迅小说中的民俗叙事不是对生活中诸种民俗事象的简单复现,也不是潜藏在文本中的深层叙事语法,而是创作主体从个体的文化意识、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生态危机的艺术报告——新时期以来的生态报告文学简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 第6期 36-42页
作者:罗宗宇 
八十年代中期,以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为标志,生态报告文学开始在大陆出现.①所谓生态报告文学,是指从现代生态学的理念出发,以揭示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为主要内容,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报告文学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故事与沈从文的湘西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 第6期 102-110页
作者:罗宗宇 曾婷湖南大学文学院410082 
民间故事特别是苗族民间故事与沈从文的湘西创作有多种联系,有的作品直接将民间故事作为引用或叙述改写的内容,有的作品注意到对难题婚姻和穷女富嫁民间故事母题的利用。对民间故事艺术的运用则体现在英雄配美女和忠实的义仆这种人物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扶贫攻坚的艺术报告——21世纪扶贫报告文学简论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1年 第2期 178-183页
作者:申旗 罗宗宇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21世纪扶贫报告文学创作走向繁荣,是文学传统、文学制度、作家责任感和文体属性等合力作用。它真实记录了中国扶贫工作的历史进程,表现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提炼总结了多种扶贫经验模式,也反映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性和艰巨性。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49—197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外译的特点——基于中国大陆英译作品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 第4期40卷 139-147页
作者:王彦杰 罗宗宇湖南大学文学院 
1949—1976年共有二百多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英译,其译介特点在于:官方组织译介;以外文出版社和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主要生产平台;作品选译在多维兼顾中突出重点,多维兼顾是指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多文体、多民族、多题材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子书》的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2016年 第10期 73-76页
作者:罗宗宇湖南大学文学院 
从乡土散文到小说再到书信体散文《与子书》,谢宗玉一直在探索进行多种文学书写的可能。新作《与子书》由作者写给年方十二岁的儿子的六十一封信集结而成,集中书写有关性与爱的经验和看法,相对于一般的家书和探讨青少年成长的散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印象主义色彩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5期26卷 84-86页
作者:罗宗宇 施军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阴223000 
以印象主义的艺术主张及典型小说文本来观照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它具有印象主义的色彩,这主要表现在注重写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觉与瞬间印象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客观描绘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印象主义色彩的成因,在于创作主体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开艺术的宝盒——“青藏三部曲”的多样化文体与叙事探索
收藏 引用
《阿来研究》2020年 第1期 110-113页
作者:罗宗宇湖南大学文学院 
当一个作家找到那个可以为他的创作提供丰富生活养料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藏之后,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份财富就是他要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事情。有效讲故事应当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作家因此必须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讲故事的人。对小说作家而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血湘西》: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
收藏 引用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22卷 10-12页
作者:罗宗宇 何韵怡湖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铁血湘西》选择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立场来把握现代湘西革命斗争史,既借鉴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经验来表现和还原革命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现场感;同时又融入文化、魔幻与心理元素,让历史真实成为了一种深度真实,实现了个体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