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罗振杰"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改进MTI算法的视频图像空间目标检测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2018年 第8期45卷 58-64页
作者:罗振杰 曾国强国防科技大学微纳卫星工程中心湖南长沙410073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针对经典MTI算法在处理某型微纳卫星拍摄的视频图像时存在较为耗时的现象,以及空间目标轨迹投影不连续造成无法使用连通域标记同一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MTI算法用于空间目标检测。算法通过设计像素"感受域",消除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缘叠合板等强配筋拼缝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2年 第2期52卷 104-109页
作者:廖智强 刘庆文 陈甫亮 冯唐彪 罗振杰 廖桢颖筑友智造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410000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南昌330063 
提出一种新型边缘叠合板,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边缘叠合板拼缝的受力性能,设计并实施了不同构造形式边缘叠合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包含附加钢筋形式、马镫筋布置、拼缝尺寸和底筋伸出等变量,分析了不同构造措施下,等强配筋设计边缘叠合板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成双射流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分离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16年 第3期37卷 817-825页
作者:李玉 罗振 邓雄 孙健 沈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92853部队 
设计了一种卧式合成双射流激励器(DSJA),并对其在翼展中段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完全分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射流出口位置及射流能量对控制机翼流动分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对机翼大攻角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螺旋桨流动控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24年 第17期45卷 19-37页
作者:甘文彪 庄俊 向锦武 左振 赵志 罗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高空太阳能无人机、平流层飞艇等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具有可持久飞行的潜能,在连续广域预警侦察、监视观测、应急响应、抢险救灾等军民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由于高空稀薄大气条件、变高度越夜能耗需求等限制,低动态临近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分布式合成双射流的飞行器无舵面三轴姿态控制飞行试验
收藏 引用
《力学学报》2022年 第5期54卷 1220-1228页
作者:赵志 罗振 邓雄 彭文强 李石清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将自主可控的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集成于常规布局飞行器中,进行了三轴无舵面控制飞行试验,验证了分布式合成双射流对飞行器巡航时的无舵面姿态调控能力.对合成双射流激励器进行改进,设计了分布式三轴姿态控制合成双射流激励器,滚转环量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矩形射流口几何构型对合成双射流工作特性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空气动力学学报》2024年 第6期42卷 44-55,I0001页
作者:刘源园 彭文强 罗振 刘瑞 龚建宇 赵志 郑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长沙410114 
合成双射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除具备常规合成射流结构简单、响应迅速等特点外,还能有效解决控制流场与环境流场间压差引起振膜失效的问题,兼具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灵活和易于一体化集成等优点。合成双射流工作特性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流体力学》2023年 第4期37卷 76-86页
作者:张鉴源 罗振 彭文强 梁睿琦 邓雄 王万波 赵志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设计及多维度评价方式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教导刊》2019年 第32期 135-136页
作者:潘海泽 艾上 罗振 张羽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多、课时安排较少等原因,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进行筛选,筛选出12个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