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罗振波"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唐长沙窑花鸟彩绘纹饰的审美特征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年 第1期50卷 32-35页
作者:罗振波 戴雨享 许群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主要品种是烧制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产品。安逸的唐朝社会环境、特殊的湘楚地域文化和文人写意花鸟画等创作观念的影响,极大的丰富了长沙窑的绘画题材和装饰语言。花鸟纹饰是唐长沙窑口题材种类最多的彩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板工艺的参数化工艺设计技术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 第9期6卷 1193-1196页
作者:罗振波 许建新 田锡天 黄利江 周国华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昆明船舶设备公司昆明650202 
针对烟草机械产品的系列化和参数化特点,对参数化工艺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通过对零件分类建立模板工艺,并对其进行参数化,即在模板工艺与零件参数之间建立参数关系,以实现参数化驱动生成零件加工工艺。该技术已在某企业的CAPP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04年 第6期25卷 491-494页
作者:胡建新 夏智勋 赵建民 郭健 张炜 罗振 缪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影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效率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很难用精确的解析函数式来表示。采用基于正交多项式的响应面法结合数值模拟的优化方法对某实验发动机补燃室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减少为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自停止腐蚀技术的H型谐振式微机械压力传感器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 第12期19卷 2927-2934页
作者:李玉欣 陈德勇 王军 焦海龙 罗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为了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并抑制温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停止腐蚀技术的"H"型双端固支梁、电磁激励、差分检测的微机械(MEMS)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仿真优化了传感器的机械参数,得到了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硼推进剂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响应面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 第12期22卷 2113-2118页
作者:胡建新 夏智勋 赵建民 郭健 张炜 罗振 缪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影响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效率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很难用精确的解析函数式来表示.首先建立了发动机补燃室内两相湍流燃烧数值模拟模型,然后提出了选用基于正交多项式的响应面方法来解决含硼推进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进水管路的工作特性
收藏 引用
《固体火箭技术》2007年 第4期30卷 311-314页
作者:缪万 夏智勋 罗振 胡建新 申慧君 王德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基于水与金属燃料反应的水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动力装置。进水管路是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为了研究进水管路的工作特性,在理论分析和一维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某一工作状态下的进水管路结构参数,并进行了数值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成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激励器参数分析(英文)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04年 第3期25卷 199-205页
作者:罗振 夏智勋 胡建新 赵建民 缪万 王德全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及外部受控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全流场计算模型———X L模型,并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基于数值计算获得的激励器出口数度分布,对合成射流激励器结构参数及驱动因素对合成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湿法脱硫系统对窑尾烟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泥技术》2021年 第2期 41-43页
作者:于浩 罗振 王爱琴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经湿法脱硫后的窑尾烟气对窑尾烟囱直径和高度的影响,以某万吨生产线为例,提出了烟囱直径和高度的建议值,以及采用湿法脱硫后应采取的防止烟囱腐蚀的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泥湿法脱硫项目建设新技术与管理新模式
收藏 引用
《水泥技术》2023年 第5期 38-42页
作者:王爱琴 罗振 于浩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 
针对水泥湿法脱硫改造项目存在的改造空间受限、工期短、管路复杂、采购合同多且采购周期短、多支施工队伍同时作业、窑尾烟气硫含量动大等问题,天津水泥院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善的湿法脱硫项目建设新技术与管理新模式。采用可视化三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动态建模和结构体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 第9期10卷 1055-1060页
作者:盛伯浩 罗振 俞圣梅 赵晓 赵宏林 张建民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市101512 清华大学北京市100084 
提出了基于组态式柔性制造单元组成的阵列式布局的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创新结构体系,建立了以生产效益为该系统设计和运行决策目标的随机模型,应用排队网络模型静态马尔科夫工件运送方式得出系统重组时缓冲区容量的优化配置和最优工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