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胡光华"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书法兼之画法——八大山人书法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6年 第11期 139-144页
作者:胡光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八大体”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书法艺术创造,几百年来一直备受艺坛推崇。本文从剖析八大山人“书法兼之画法”这一书法创作理论入手,通过对八大山人独创的一系列象征性的书法“花押”、书法中的画法用笔、以画为书的章法布局的分析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只今妙手跨前哲”——论滑田友的雕塑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7年 第2期 130-143页
作者:胡光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滑田友的贡献堪称卓著。他对中国传统雕塑和西方雕塑都有系统的掌握,并试图将两者汇通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品格的雕塑风格。他先在参与修复唐代彩塑的过程中认识传统要义,后在留法学习西方雕塑的苦读中掌握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变革创新——谢少威教授与中国当代工笔画的新创造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5期 1-1,F0002页
作者:胡光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美术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工笔画艺术与西画艺术相辅相成,不断变革,在创造民族风格、表现时代精神的历史过程中得到繁荣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素描、色彩、解剖、透视、写生、创作等西画艺术成为美术高考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2004年 第1期 122-129页
作者:胡光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我国现在所谓的油画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种。著名油画家艾中信先生说:“中国是油画大国”,此话恰如其分,在油画艺术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一大品类,取得与中国民族绘画分庭抗礼的信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钱纳利与19世纪中西绘画的交流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9年 第2期 14-21页
作者:胡光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钱纳利是继郎世宁之后长期侨居中国,对中西绘画的交流产生深远影响的职业艺术家。本文从钱纳利的生平分期研究入手,通过分析钱纳利来华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活动的成就和影响,探讨他对推进西画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促进19世纪中西绘画的交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型机械基础件CAD系统程序库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1993年 第1期10卷 9-11,54页
作者:胡光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本文概括介绍重型机械基础件CAD系统程序库的内容、结构、接口、人机界面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供从事机械产品CAD系统的研制人员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特殊的中西绘画交流形式  关乔昌与钱纳利的艺术竞争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1年 第2期 73-75页
作者:胡光华华南师大美术系 
如果说19世纪初西方绘画东渐中国,已有著名的肖像画原作随商旅传入中国通商港埠广州,那么到了20年代中期(1825年)则发生了质的变化,那就是英国著名肖像画家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4)1825年从印度移居中国澳门(Maca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元绘画中的文字与图像
收藏 引用
《美术》1992年 第8期 81-84页
作者:方闻 胡光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与考古系 
众所周知,晚期中国山水画与书法和诗歌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关于这三门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确切关系尚未有人作过充分的阐述。既然文字和形象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各有其自身的潜力和局限,那么二者相互之间的结合是如何增强或削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7年 第1期 20-24页
作者:胡光华 李书琴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上海200444 井冈山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由绘画材质的应用变化而引起艺术表现风格形式大变与创新的莫过于元代。本文力图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流行在纸地,特别是在生纸上作画的量化分析和现象学定性研究,揭示绘画材质(生纸)的广泛运用是如何引发了元代山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更爱山居写白云”到“如今老作江南客”——王蒙身世与其艺术历程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4年 第5期 89-92页
作者:胡光华 冯晓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王蒙创造出的独具一格的书斋山水画,源于他的身世、时代环境、艺术圈等的影响。他弃官归隐,追求超逸自在的出世耕读生活与绘画艺术,在山水画变法上显现出不拘一格的灵气和创造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