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胡文龙"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讲究言论的宣传引导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界》2000年 第6期 16-17,19页
作者:胡文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重言论的引导艺术─—简析论坛评论《“到海得清无?”》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2000年 第9期 9-10页
作者:胡文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思想评论写作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3年 第10期 8-11页
作者:胡文龙 
思想评论是毛泽东政论和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评论以其独特的现实政治性、深刻哲理性和鲜明思辨性而深入人心,启示良知,久远地显现它的思想光彩,给人以无限的睿智、顿悟、教益和启迪。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温故而知新”的功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讲究言论的引导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8年 第11期 9-12页
作者:胡文龙 
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尤其是运用新闻评论通过意见性信息的直接传输以影响社会舆论,启迪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意向,激发人们的情绪,从而影响并制约人们的行为的一种宣传或传播行为。 引导(导向)有正向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抽象与形象的相互统一——谈毛泽东新闻评论的说理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2004年 第1期 9-11页
作者:胡文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评论论述对象多半涉及时事、政治、政策、思想、理论,它的任务和功能主要在于阐述政策、解惑释疑、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它的论述的道理思想性、政策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它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又常常偏重于较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犀利泼辣与幽默形象巧妙统一——评析林放小言论“吃文件”的讽刺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89年 第9期 15-16页
作者:胡文龙 
我国负有盛名的小言论专栏作家林放,于新中国成立前后长期主持成都和上海《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笔政,写了大量出色的小言论。他自称所写小言论“就事立论,表示对‘世象’的见解”,“主要属于社会批评”。1980年11月2日,他在《“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怎样做新闻评论标题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2005年 第12期 33-34页
作者:胡文龙中国人民大学 
编辑同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对文章的论题、论点、立场、意向的简洁而又概括的文字体现。标题具有两重性:吸引或挡驾。好的评论标题“以目传神”,有着吸引读者阅读的艺术魅力;反之,文章虽好,标题却一般化,这样的标题对读者就会产生挡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怎样增强短评的说服力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1年 第2期 17-19页
作者:胡文龙 
写作一篇短小精悍、明快精警的短评,不仅立论要有新意,而且还要求善于说理,讲究说理艺术。据调查,读者对目前报刊短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缺少新意和说服力上。某些习惯于复述报道事实附加一些无关痛痒的表态和官腔官调的指令性词句的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比说理的鲜明效应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4年 第6期 5-8页
作者:胡文龙 
对比说理是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说理技法。恰当地掌握这一说理艺术,有助于评论揭露矛盾、褒贬统一、昭示本质、开掘事理。具体操作时可将相反、相对地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什么样的报道和言论称得上好作品——第四届“北京新闻奖”参评随感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5年 第7期 11-14页
作者:胡文龙 
1994年度“北京新闻奖”参评作品的定评工作已于5月中旬结束。参评的新闻单位(不包括广播电视系统)有55家,评委会收到的有关报刊通讯社的报道和言论方面的参评作品共计177篇。经评定,获奖作品为60篇,约占参评作品的三分之一。最近,有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