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胡星林"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古亭联撷趣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2001年 第5期 46-49页
作者:胡星林四川大邑灌口中学 
亭是我国古代园建筑艺术之一,起初,亭为古代侦察、了望的岗亭,先秦已有,多在边疆险要处。后为供休息、眺望和观赏景物的建筑,唐代已很普遍,现存不少名亭。这种亭造型十分讲究,形态各异,是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珍贵文物。这些亭,或掩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闲话“题画诗”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7年 第12期 6-7页
作者:胡星林 
绘画,是一种空间视觉艺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又是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以丰富画的蕴藉。诗的内容或咏叹画面所表现的意境,或强调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绪,或谈论艺术的天地,或由画面引发一通议论,诚如清代方薰《山野居画论》中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关”说趣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1997年 第5期 39-41页
作者:胡星林四川大邑灌口中学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常用双关语。“双关”可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富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它很有趣,也很有用。“双关”可分为两种: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称为语义双关。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段台词:杨子荣:(双关地)崔旅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玺、印、章及其他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8年 第8期 31-30页
作者:胡星林 
玺,最初解释为“信”,即信用。这是因为印的产生首先在于它的实用性。印章出现在三皇五帝时代,在那时,印章并不是单纯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有的是当官掌权者权力的象征;有的是做生意的人取得信用的凭证;有的则是作为驱鬼避邪的护身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狗·喽罗·爪牙”别释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1996年 第4期 21-22页
作者:胡星林四川大邑灌口中学 
现代汉语中,“走狗”、“喽罗”、“爪牙”都是贬义词。走狗,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喽罗,比喻追随恶人的人;爪牙,比喻坏人的党羽。然而在古汉语中,这三个词都不含贬义。走狗,原指猎犬。《国策·齐策四》:“也无东郭俊、卢氏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闲话自挽联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1997年 第3期 30-31页
作者:胡星林 
“黄泉无路人皆去,世间有医病难除”,生死乃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对待生死的态度,则有千差万别。自知生命行将结束,用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对自己的一生作出总结与评估而写成的自挽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度、胸怀、情志,以及对待人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关”说趣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6年 第5期 20-21页
作者:胡星林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爱采用明说甲,暗说乙,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这在汉语修辞上称为“双关”。“双关”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富有一定的艺术魔力。“双关”可分为两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联兴起于何时之我见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1998年 第5期 34-36页
作者:胡星林 
对联是独立于律诗之外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关于它的产生,似乎历史上已成定论,那就是后蜀孟昶在归来的前一年。乾德元年(963年)岁除日,自命笔题桃符,其辞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此说的创始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联始于何时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7年 第10期 17-18页
作者:胡星林 
对联,是人们熟知的一种文学形式,雅一点称为楹联(或楹帖),俗一点叫做对子。追溯它的历史,最流行的说法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35—965年)在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说的创始人为清代著名的《楹联丛话》的编者梁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眉说古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1996年 第7期 18-20页
作者:胡星林四川大邑灌口中学 
女子画眉,是我国传统的美容艺术,此风由来已久。《事物纪原》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始也。”《后汉书》记载:“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自秦汉至今,两千多年来,我国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画眉习尚一直在中、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