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由于增材制造逐层累积的工艺特点,其成形材料力学性能往往不同于传统减材制造材料.在航空航天、核工业以及医疗领域中,对增材制造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不足导致其很难作为主承力件使用,这制约着增材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以增材制造316钢为对象,通过仿真手段研究其高周疲劳性能,研究表明循环载荷下滑移带与晶界处的裂纹萌生是增材制造316钢材料发生高周疲劳的主要原因.根据提出的微观力学模型研究了增材制造316钢的高周疲劳性能,其中分别使用唯象学晶体塑性理论和弹塑性内聚力模型模拟晶粒和晶界的力学行为.为了准确评估增材制造316钢的高周疲劳性能,本文针对于晶粒和晶界分别采用Papadopoulos疲劳准则和一种基于安定性理论的介观疲劳准则同时考虑位错滑移和晶界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微观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比了增材制造316钢和轧制316钢高周疲劳性能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同,仿真结果显示增材制造316钢相较于轧制316钢具有更好的高周疲劳性能.
摘要:以杯型柔轮谐波齿轮传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建立柔性轴承波发生器中的滚球和油膜层、刚轮与柔轮间的接触单元以及柔轮的计算模型,得到了谐波齿轮传动的总体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为对谐波齿轮传动进行强度分析打下了基础,由此为谐波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以***为技术平台,建立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自动求解;通过Excel的迭代计算和图表功能,实现了凸轮机构的可视化和机构运动仿真,为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设计、特性分析和优化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精确而实用的方法.
摘要:采用INV1612型单盘柔性转子实验台,通过改变负重盘的位置和润滑油膜的性质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显示,在转子的轴向中心位置有周向均匀负重时,临界转速和最大振幅出现峰值;增大润滑油运动粘度,可降低转子的最大振幅,提高临界转速;随着润滑油高温粘性指数增大,转子的最大振幅减小,临界转速近似不变;低温粘性指数对转子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较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为研究影响转子系统稳定性因素提供了依据。
摘要:以柔性轴承波发生器杯型柔轮谐波齿轮传动为对象 ,研究了谐波齿轮传动强度分析中 ,最为关键的波发生器外圈内圈与滚球的接触、外圈与柔轮通过油膜层的接触以及刚轮与柔轮通过齿与齿的啮合直接接触等 3个接触问题 ,分别推导和建立了这些接触问题的力学和有限元法数值计算模型。
摘要:粘弹性流体作为非牛顿流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流变行为复杂,较难得到理论瞬态解析解。文中运用SPH方法,引入一种新的固壁处理方法对UCM(Upper-convected Maxwell)简单粘弹性流体模型的平板Poiseuille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相关文献中其他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在模拟粘弹性流体瞬态流动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随后对非线性SPTT(Simplified Phan-Thien-Tanner)粘弹性流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该流体的运动规律,并讨论了本构方程中流变参数对流动过程的影响。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