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芮兰馨"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虚幻图景与“人”的回归--熊宇的油画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8年 第12期 76-77页
作者:芮兰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在被现代科技与虚拟数码技术包裹着的当下现代社会生活中,“速度”变成了最为常态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状态,使得人们的感受常常变得仓促而断裂。在新媒体等创作途径广泛流行的当下,熊宇仍执着于关于绘画本体实践的探索,以此找寻生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空间:近年来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实践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5期20卷 118-128页
作者:芮兰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艺术行动者,开始以不同形式的身体实践积极介入各类公共空间,并以此重构关于空间的话语场域。艺术中的身体不再仅作为再现的符号被分析和阐释,而是拥有直接行动力量的主体,以现实中的出场转译艺术家对空间的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90年代影像艺术中的都市空间
收藏 引用
《都市文化研究》2021年 第1期 381-392页
作者:芮兰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影像媒介是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而此时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剧烈变动时期。都市空间中的物质景观快速更迭,伴随现代性发展形成的消费社会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许多艺术家开始积极用影像记录变动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末中国广告美学与广告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收藏 引用
《现代广告》2019年 第21期 28-36页
作者:祝帅 芮兰馨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 
从1979年广告恢复之初至20世纪末的中国广告学研究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逐步完成了其学科主体转向与建构。其中,广告美学与广告文化研究作为广告学的一个分支,经历了从"美学热"到学科边缘的转向。本文将广告美学与广告文化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媒介”的记忆——论当代艺术中的时间意识
收藏 引用
《传媒与教育》2017年 第1期 67-69页
作者:芮兰馨不详 
在现代性语境中,时间意识承载了把握现代性转向中所生产的各种问题的意义价值,从古典哲学的客观时间到现象学开启的主观时间,'时间'不再是一种客观线性的的'客体',而且成了一个存在主义式的'主体'被鲜活地体验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符号文本内外——中国古代屏风图像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2013年 第6期 46-48页
作者:芮兰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在中国古代画作中,屏风绘画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图像之一。由于屏风的角色多样以及身份模糊,从而为画家们的艺术修辞手法提供了多重选择。正如潘洛夫斯基所构建的三个体系图像学,①屏风的阐释框架也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这种体系并结合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语症候与“二次元”空间——关于熊宇的近作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9年 第2期18卷 95-97页
作者:芮兰馨不详 
观者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关注到熊宇画中的人物形象,也由此可以很快地发现画面所暗藏的一种"回避”的状态,这种感觉首先通过视觉的直觉产生,例如画中人物的目光通常不直视观者,于是视觉并没有通过人物眼神延伸到画面之外,而是在画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昆往事
收藏 引用
《财新周刊》2023年 第4期 78-87页
作者:显影 芮兰馨(文/摄影)不详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正式全线通车,使得成都到昆明的时间缩短至8小时内,比老线快了1倍有余。虽然16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在习惯了高铁速度的人们看来并不亮眼,但铁路线经过的却是上世纪50年代曾被苏联专家定义为“铁路禁区”的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