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苏壮歌"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个充满活力的国画家——记甘雨辰教授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 第1期 60-62页
作者:苏壮歌 
充满活力,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一个艺术家成功地表现生活,创造美的前提。不是吗,生活是如此激荡,大自然是如此生动。只有一个富有感受力,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才会如实地面对生活,产生出于斯而高于斯的艺术佳作。 甘雨辰教授就是一个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进外国文学教学的尝试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 第S1期 58-60页
作者:苏壮歌吉林艺术学院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竭力使演员摆脱“艺匠”而走向创造。这创造是综合能力的再现,其中文学是重要的功底。我们在艺术院校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弹琴的技巧已经很高了,就是没有表现力。其原因是由于他对曲子缺乏深刻的理解。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拓者的足迹——记音乐家尚德义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 第3期 66-68页
作者:苏壮歌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尚老师是1982年,在曲式课的课堂上。那时的他风度翩翩,一身浅色西装,雪白的衬衣,敞开领口,加之他说话的手势和讲课的姿态,给人一种艺术家特有的气质和风度,他和美的声音就象一首抒情歌曲,伴着大自然的清风拂过你的心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步曲直 从容人生——写纪维时教授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 第1期 42-44页
作者:苏壮歌 
纪维时先生于1998年3月,在他过完76岁生日之时,因病溘然逝世了。同事、学生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他的葬礼,甚至有人从北京、从正在排练的现场为送一送他们的好老师而日夜兼程,为能给纪老师送上一个花圈、行上一个鞠躬礼而不远万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洁与卡夫卡小说之异同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8年 第S1期 32-33页
作者:苏壮歌 
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张洁,85年又推出一篇力作:《他得了什么病》。一反常规地把几个神经病患者放在主人公的位置上,加以精心的刻划。为中国当代小说增添了几个变态心理的小人物,分外引人注目。他们同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所描绘的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审美的当代命运——戏剧系九一级戏剧文学专业课堂讨论摘要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 39-43页
作者:苏壮歌 
戏剧美学是戏剧学中一个高层次、富有现代感的理论学科,它涉及到诸多文艺思想和文艺思潮,同现实审美相关甚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方法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各类艺术观念,科学辨析各种审美思潮。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赋在这里起飞——记郭溥澜教授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6年 第Z1期 82-85页
作者:苏壮歌 
搞创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深更半夜挥毫奋笔之时,被思路追踪的猎物会在某一时刻突然进发出火花,于是整个神经末梢张开,发出无数电磁微波,“灵感”光顾了。作家激动地抓住它,奋力疾书、疾书……假如,就在这时,一个亲切的声音在耳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魂——记吴鑫城老师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 第Z1期 65-69页
作者:苏壮歌 
对于一个常人,尤其是男人,大半生的两地生活意味着什么?然而,吴金鑫城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24年的两地生活。为了他所钟爱的美术事业,他忘我了,他豁出去了。扣除14年的文革岁月,他过得充实,活得丰富,快乐得像个孩子。 一个单身汉的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突破三个“第一”的音乐学家——记吕金藻教授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 第2期 50-53页
作者:苏壮歌 
吕金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性格内向,处世严谨,从小就不爱多说话,经常沉醉于书的世界。这种性格似乎与音乐无缘。据说在读中学时,吕教授就将察理密斯的《大代数》自学完了。因为同学们只学过《小代数》,所以班级同学在学数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6年 第S1期 88-89页
作者:苏壮歌 
本文这个“多余人”指的是话剧《无辜的罪人》中的男主角——聂兹那莫夫。《无辜的罪人》是俄国著名戏剧大师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重要作品,于一八八四年问世。 十九世纪的俄国,大约每十年便可称作一个历史时期。六十年代是天翻地复的农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