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苏雪痕"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完善北京城市隔离片林种植结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 第4期20卷 70-75页
作者:周道瑛 王雁 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为提高城市隔离片林生态效益及景观面貌,片林结构除简单的乔木层外,还应具有一定面积的复层混交种植结构.该文推荐76种适合北京城市隔离片林各层次应用的园林植物,设计“林景型”的“春花秋实”、“林生型”的“防护”、“林经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 第4期19卷 51-58页
作者:蔡君 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插花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 第4期11卷 74-79页
作者:苏雪痕 王莲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 
东方插花艺术源于中国。中国原始插花意念始于佛前供花,发展于唐、宋,盛于明代。发展过程中,风格上受佛教、道家、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构图上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插花艺术的风格: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花材以木本花卉为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墓园植物造景初探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 第11期37卷 5235-5238,5268页
作者:邵锋 宁惠娟 苏雪痕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阐明了墓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中国古代墓园植物应用的情况。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墓园植物选择的7个特点,界定了墓园植物配置的概念,探讨了墓园植物配置中的艺术原理运用、植物平面布置和植物空间营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2009年 第4期 88-91页
作者:陈笑 苏雪痕 
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是评审植物景观时的客观标准。这也说明设计者不能随意动笔,必须按照景观所在的气候带,植被带及现场环境条件,再根据景观的性质,功能与甲方的要求以及植物景观的四个特性来进行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园林景观
收藏 引用
《百年建筑》2005年 第3期 72-73页
作者: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园林学会常务理事 
西方园林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罗马。在16世纪统领整个园林界的是意大利园林,在17~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则是法国与英国的园林。现代的西方园林更多地引入了新的理念和哲学思想,内容涵盖了造林、园艺和建筑等多方面学科。成功的园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园林植物耐阴性及其配置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1981年 第2期 63-70页
作者:苏雪痕 
城市绿化中的种植设计,就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配置成既美观、又符合其生态习性的栽培群落。对于设计种类单纯、层次单一的栽培群落,如行道树、绿篱、树坛、花坛等较易解决,而种类复杂、层次较多、美观要求又高的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收藏 引用
《园林》2014年 第10期31卷 122-127页
作者: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从植物配置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都称作植物配置,并常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为范本。为突出自然山水写意园林及文人风格的特点,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对具有比德、比兴,能够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 第2期21卷 41-45页
作者:王淑芬 苏雪痕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北京林业大学 
从植物的质感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出发,对植物质感的类型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首次提出了植物的质感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的观点,对质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利用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强调指出,只有深入理解植物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方植物应用概况(代表地区:北京)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2005年 第1期 92-97页
作者:苏雪痕 
在景观设计,尤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植物景观不同于其他景观,她是一幅活的画面,因为每种植物都有从小到大的生命周期变化及从春到冬的季相变化,她的姿态,线条,色彩,花朵,果实都孕育着旺盛的活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