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范勃"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范勃作品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4期 I0004-I0010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范勃作品
收藏 引用
《油画艺术》2018年 第1期 90-91页
作者:范勃 
中国油画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语境,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都彰显出其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而中国社会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为中国油画进程提供了一个多种可能性并存的环境.在此讨论其发展,亦是讨论其历史选择、历史条件.写实或抽象、人像或情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形的剧场”——范勃访谈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20年 第5期 14-19页
作者:范勃不详 
展览"无形的剧场"是范勃继关于"药"的实验场项目之后,进一步延展其观念,将"药"与疗愈,以及可视和不可视的感知的主题置入更宏大的实体空间中的沉浸式实验。展览由四组环环相扣的作品组成,除了给予观众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视性的多重文本——以盲文为母本的艺术实验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9年 第8期 165-170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对艺术家而言,将视觉形式文本化,探讨信息的处理与意义的重构,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因此,路径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涉及到可能性问题的讨论与相关的理论阐发。通过三个当代艺术的实验案例,可以讨论以盲文为母本,在其他媒介的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文化语境下艺术创作中的文明互鉴 以隋唐时期陶瓷杯的造型为例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1年 第5期42卷 242-251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不仅其每一时代风格的背后,总有特定历史与文化的决定性;一个艺术门类的不同时代风格之间,也往往有其发展、演变的内在因果逻辑。陶瓷,作为中国艺术史中一个历史悠久且独树一帜的艺术门类,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过往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背影》:作为预言的寓言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4期 215-216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61 
2021年,我以绘画、观念雕塑和环境装置等多媒介互文的方式创作了个展“范勃·游弋的谜语”,这是我从空间叙事出发,将“创作-展示”视为一个整体的进一步探索。创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既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生命质感、精神状态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肖像的叙事性——汤小铭的主题性油画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2024年 第3期 46-49,2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 
本文主要讨论汤小铭在主题性肖像绘画创作上的成就,从肖像写生的经验和个人生活的体验出发,挖掘出了肖像背后的叙事性。汤小铭在宏大的历史人物叙事中,融入了人性的关怀,使作品具有一种触碰人心的力量。在今天的图像时代,重新审视汤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形的剧场”:多知觉体验与跨场域想象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0年 第6期 23-25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510006 
本文是2020年于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无形的剧场”的创作自述。展览旨在探讨和实践传统视知觉中心论以外,多元知觉于艺术中的可能;试图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的交叠与转换,以及体感、心理疗愈、弥散的隐性气氛的观照,尝试构建起诸种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却顾所来径——传统气质、审美文化与当代油画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4年 第3期 70-74页
作者: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油画在当代艺术世界中所面临的问题表面上来看是技术层面的,但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当下,油画相较其他形式已经并非最新和最优越的媒材,它的鲜活性和先锋的动能从现代主义开始衰减,从前卫思想的武器库化作了保守者的阵营;在中国,'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图像的修正——浅议当代中国具象油画的摹写现象
收藏 引用
《美苑》1996年 第1期 36-40页
作者:范勃 
在近年的油画创作中,语言的完善,面貌的多样,说明中国油画对西方传统绘画图像的研究与借鉴已进入更深层面。“图式摹写”已成为当代油画创作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对西方艺术图像的摹写使中国油画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明显进步,产生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