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范白丁"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潘诺夫斯基早期学术中的艺术史观——以关于丢勒研究的博士论文为例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5年 第8期 128-136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除广为人知的图像学研究外,丢勒也是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终其一生的学术兴趣。人们普遍熟悉的是他学术生涯后期在英、美国家较为流行的一本丢勒专著,但其对丢勒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他的博士论文以"丢勒"为题,虽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位艺术史家的早年教育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4年 第9期35卷 74-82页
作者:范白丁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的艺术史家身份大概已广为人知,在德国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在美国他甚至被奉为神一般的人物,人文学科的众多领域也都曾经并依旧受到他持久的影响。身为一位艺术史家,他无疑取得了巨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越边界——世界艺术研究在历史上的几次尝试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1年 第2期 109-113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310002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310002 
全球化格局下的艺术史研究常受到两个方面的挑战,其一,以往的研究对象大多局限于经典艺术品;其二,研究方式囿于对地域和学科的划分。然而,放眼世界的研究意识却早已有之,本文以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艺术研究为例,从16世纪欧洲的海外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科学的时间观及其历史发展模型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1年 第5期 21-33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随着艺术科学在19世纪后半叶的兴盛,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线性叙事的历史发展模型。历史主义、黑格尔主义、心理学研究等方面的思想观念,构成了现代艺术史时间观改换的诸种可能因素及前提,共性特征悄然成为艺术史家思考历史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窘迫的苏格拉底 潘诺夫斯基的教师生活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5年 第7期36卷 87-94页
作者:范白丁 
一编外讲师的压力在读博期间,潘诺夫斯基曾跟随老师戈德施米特前往新兴的商业城市汉堡,参观瓦尔堡文化科学图书馆。虽然潘诺夫斯基或许在1912年的罗马艺术史会议上与瓦尔堡有过一面之缘,但这次戈德施米特组织正式学术访问的目的则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初文化科学的知识环境 瓦尔堡图书馆及一座大学的诞生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6年 第3期37卷 85-98页
作者:范白丁 
彼得·盖伊[Peter Gay]在《魏玛文化》[Weimar Culture:The Outsideras Insider]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道:“我们一提及魏玛,就会联想到艺术、文学以及思想上的现代化,同时也会联想到儿子对父亲的反叛,达达主义者对艺术的反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眼睛到精神——艺术科学中关于风格问题的一次交锋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6期 135-144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 
1911年美术史家沃尔夫林曾发表了一篇论文,围绕自己与黑格尔哲学的联系、对艺术品风格双重根源的理解、他使用的历史模型及其实证主义的态度阐释他的美术史学思想。这篇文章引发了潘诺夫斯基的回应,两人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纯视觉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事实与再现间的美术史写作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9期 28-29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现代美术史诞生以来,始终有两条线索隐含在美术史写作中。其一,是以明确的档案材料揭示实证性的历史事实,其二,是强调思想观念形塑历史叙事的作用。从艺术科学家希望建立描述与解释艺术问题的超验系统,到20世纪后期美术史内部的语言转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使用者的图像库秩序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4期 19-21页
作者: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本文通过简略追溯现代图像数据库的演变历程,围绕图像库创建者的学术意图、分类方法以及从私人图片收藏到公共数据库转型的几个案例,探讨图像库内在知识秩序与创建者学术思想间的关联,从而说明其在图像库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将对于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本和艺术史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3年 第1期34卷 42-56页
作者: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范白丁 
一位艺术史家处在一群对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崇敬有加的其他领域的学者中,势必会觉得自己多少有点格格不入。吉本出版的著作对视觉艺术往往涉及较少,或者一笔带过,尽管他将诸如雷诺兹[Reynolds]、沃波尔[Horace Walpol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