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范藻"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灾难叙事”:从文学创新到美学创意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0年 第3期 171-176页
作者:范藻 贾飞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 《四川文学》杂志社 
以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为题材的灾难文学创作,目前有近20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集,它们大多还停留在抗震救灾现场讲述阶段的水准。为此,建立小说创作"灾难叙事"的理念,不仅是在表现视角、典型人物、主题开掘等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元化:儿童文学创作的新走向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9年 第1期 61-62页
作者:范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土文学的真实与虚构——何世进《乡恋画屏》的症候式读解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02年 第4期 85-86页
作者:范藻 
评论家把何世进的小说界定为“激情小说”,这“激情”是天地翻覆、风云际会的改革年代同情爱如炽、情思如潮的作家个性碰撞的结果,它也是平衡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矛盾的一种选择。所谓“真实”,表现在故事特定的时空里:作家所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文化、娱乐和产业的漫想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6年 第10期 9-11页
作者:范藻四川文理学院 
当今的审美,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领域,而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它以审美为旗号,一头连着大众的娱乐,一头连着时代的产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观特征。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没有美学品位、艺术品味和创意品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美学悖论——简评电影《风声》的创新兼及谍战片的创意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9年 第24期 39-41页
作者:范藻四川文理学院 
商业性大片和主旋律影片的成功结合是电影《风声》的最大创新,却忽略了它应该坚守的美学灵魂和文化关怀:人性。由此陷入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美学悖论怪圈:由信仰坚定到信仰消逝的主题悖论,由悬疑丛生到悬疑大白的叙事悖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电影:是叙述历史,还是折射现实——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美学反思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6年 第13期 10-11页
作者:范藻四川文理学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反思其美学功能一是叙述历史:即人民抗战、政治抗战和民族抗战的三个阶段;二是折射现实:即中日冲突、国共对峙和台海关系;三是创造艺术:即悲剧风格、喜剧精神和象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仅有“AI”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爱——人工智能播报的生命美学思考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4期 107-113,128页
作者:范藻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1745 
包括智能播报在内的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或将要更新或改写人类的传播方式和文明形态,面对这个“狼来了”的惊恐,给伦理哲学提出了“我从何来?我是谁?我往何去?”当我们试图用以呈现生命完美和追求生命意义的生命美学来思考时,那就是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归与超越的生命叩问——从《金陵十三钗》看南京大屠杀电影的美学创意
收藏 引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13卷 7-12页
作者:范藻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系四川达州635000 
张艺谋新近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记录南京大屠杀史事的上乘之作,它不但回归历史再现了个体经历死亡的现场感受,而且超越现实传递了民族理解生命的价值认同,可谓启迪未来、建构人类表现苦难的历史诗学,体现出在生命的叩问中反思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前卫艺术看新世纪的美育
收藏 引用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 第1期11卷 93-98页
作者:范藻四川省达县师专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 
光怪陆离的前卫艺术不论艺术界还是学术界怎样评说 ,但是它依然给我们新世纪的美育以如下启迪 :弘扬创新精神 ,磨砺理性思维 ,养成开放意识 ,坚守自由节操 ,从而向我们生命承受限度逼进、应有的深度掘进、涉猎的广度推进和理想的精度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抒情——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联想到的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4年 第7期 100-107页
作者:范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华美学学会 四川省作家协会 四川省电影家协会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专委会 
2024年5月23日下午2时30分,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4年第8期(总第80期)文艺评论专场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开讲。讲坛特邀国内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三级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