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莫汝城"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红线女戏曲艺术管窥(下)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6年 第3期 9-14页
作者:莫汝城 
三红线女的表演艺术最令人赞赏的,是她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特别细致,在舞台上人物的内心感情线从没有片刻的中断。当她准确地掌握人物的内心感情后,能够运用恰当的声音、眼神、手势、身段、台步,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线女戏曲艺术管窥(上)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6年 第2期 3-6页
作者:莫汝城 
据悉,广州市正积极筹备成立"红线女艺术中心",这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粤剧的一项重大举措。红线女从艺五十六年,驰骋于剧坛、影坛与歌坛,享誉亚、欧、美和大洋洲。单就戏曲一项来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采厚积 体精用宏——记罗品超在《山乡风云》的表演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7年 第3期 23-26页
作者:莫汝城 
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罗品超不但在舞台上塑造了像林冲、荆轲、罗成、杨五郎、薛平贵等一系列古代人物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在饰演现代人物中,像《小二黑结婚》的小二黑,《雷雨》的鲁大海,《红花岗》的张胜,《南海长城》的区英才等,都给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到新中国的马师曾(上)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8年 第3期 54-56页
作者:莫汝城 
粤剧艺术大师回到粤剧的活动中心 1955年12月,马师曾携带家人从香港回到广州定居并参加工作,任广东粤剧团团长。 广州是粤剧活动的中心,马师曾在广州工作和演出,应该是很自然而正常的事。其实不然,在他一生4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有20多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到新中国的马师曾(下)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8年 第4期 43-45页
作者:莫汝城 
马红妙技真奇绝,恼人一曲双飞蝶 1958年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周年,《剧本》月刊5月号发表了田汉新创作的话剧《关汉卿》。马师曾读了这个剧本深为喜爱,觉得关汉卿这个角色很适合他演出。于是和两位编剧家合作,把它改编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