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文字之笔划乃可拆卸与组合,就像系统与其子系统一般;对系统而言其各子系统是可以拆卸与组合,因而文字就是一系统(字的系统)。只要是系统,不管其是自动式亦或是被动式,皆有其运作方式与目的。是故,文字存在之目的就是帮助“人”或“智慧生命”亦或“机器”去了解其代表之信息意涵。文字既是系统那就有其创作之依循法则,众所皆知中国文字“现今字体”便是依循“六书”而建立,其中有一法则为“象形”。而本文所欲探讨之“张氏象形文字”主要透过六种法则,将现今字体变成另一种新形态之象形字体,亦即以一种新象形形式表现,这是本文核心意涵之所在。因第一作者姓“张”之故,遂将此种新象形字体命名为“张氏象形文字”,而此六种法则名之为“张氏象形六法”。此六种法则简述如下:法则1乃特征选取、法则2是特征投影与描绘、法则3为想象、法则4乃字体逆推衍、法则5为融合而法则6则称取舍与补偿。藉此六种法则并针对现今中国文字来创建象形文字。是以,“张氏象形文字”与传统六书之象形乃多所差异;简言之:“一个是包含六书意涵之象形,而另一个则仅是六书之一的象形”。端此,本文之目的乃藉由张氏象形文字让大众了解中国文字之内涵,并具仓颉造字之“创作活力”,是所至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