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葛东明"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机动飞行的鲁棒线性变参数控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0年 第7期31卷 1789-1797页
作者:黄显林 葛东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1 
针对一个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研究了其鲁棒变增益控制问题。为处理对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问题,将标准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Varying)控制算法扩展到对参数和动态不确定性具有结构摄动的鲁棒性框架内。基于对建模不确定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输入受限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变增益控制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 第8期33卷 1829-1836页
作者:黄显林 葛东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针对一个输入受限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研究了其鲁棒变增益控制问题。为处理飞行器模型中的建模误差和饱和非线性,将标准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varying,LPV)控制问题扩展到对时变参数、动态不确定性和饱和非线性具有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入机动飞行器最优轨迹设计与跟踪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 第9期32卷 1951-1956,1961页
作者:李海军 黄显林 葛东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提出了一种再入机动飞行器(maneuvering reentry vehicle,MRV)的最优制导与控制方案。针对MRV再入机动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Gauss伪谱优化方法的分段优化策略;由产生的最优参考轨迹,生成系统的外环最优制导指令。接着利用轨迹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索段连接器和金属反射丝网的索网形态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22年 第12期58卷 130-139页
作者:杜雪林 葛东明 杜敬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在现有可展开天线索网形态分析的研究中,往往不计金属反射丝网的影响,且忽略了索段连接器,将其简化为节点进行处理。实际上,索网结构由索段和索段连接器组成,索网结构上还铺设有金属反射丝网,因此索网结构的形态分析中应考虑反射网和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动态干扰下基于光学图像的自主导航技术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21年 第11期42卷 143-155页
作者:李嘉兴 王大轶 鄂薇 葛东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平流层内飞行过程中自主天文导航时,气动光学效应及运动模糊等大动态干扰严重影响观星和高精度导航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则化思想的高超星图半盲复原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借助已有的高超星图模糊核提取算法获得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入机动飞行器自适应轨迹线性化控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1年 第5期32卷 1039-1046页
作者:李海军 黄显林 葛东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3研究所上海200233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1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模型不确定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ATLC)。针对再入机动飞行器(MRV)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和分析。MRV气动参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这会导致轨迹线性化控制器(TLC)鲁棒性能下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控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航天控制》2010年 第4期28卷 3-9页
作者:葛东明 黄显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1 
对于弹性机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其高度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使得飞行控制研究具有挑战性。本文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独特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其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基于模态分析结果,推导了关键动力学特性的解析描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航天器微振动分析的扰源解耦加载方法
收藏 引用
《航天器工程》2016年 第4期25卷 40-47页
作者:邹元杰 王泽宇 葛东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微振动源与航天器主结构之间存在耦合作用,其建模与加载方法直接影响系统级微振动分析结果。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证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振动源精确解耦加载方法,使扰源的加载处理不受微振动源与航天器主结构耦合作用的影响,实现了扰动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天体探测器附着缓冲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2024年 第6期11卷 559-569页
作者:杨宇 田浩 史纪鑫 葛东明 徐景全 黄意新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哈尔滨15000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面向极弱引力小天体表面附着探测需求,设计了一种三足式探测器附着缓冲系统,开展了附着过程的稳定性分析。为实现在极弱引力环境下无反弹地稳定附着于小天体表面,在考虑着陆速度与倾角误差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二级缓冲系统,分别采用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分辨率卫星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建模与微振动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年 第6期30卷 586-590页
作者:葛东明 邹元杰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文章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微振动分析,给出了一种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建模方法:将微振动干扰源模型、整星结构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光学系统模型按照实际的物理联系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预测空间相机在轨微振动的像移响应和干扰源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