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葛全明"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周俊杰的艺术世界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1999年 第3期 14-16页
作者:葛全明 
老朋友都会发现,年逾天命的周俊杰先生,近来愈发精力充沛,他的艺术“仓库”里总是有着丰富的积蓄,在书法创作或艺术理论上总是有着惊人的收获。他的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在他新近出版的《当代书法艺术论》或沈鹏先生书法集洋洋1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挺然笑沐昆仑风——记著名书法家、艺术理论家周俊杰先生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00年 第4期 34-37页
作者:葛全明 
一位艺术家可以颠沛流离,独居深山,但不可以没有文化,失去了文化,艺术家就失去了思想的依托,断绝了赖以支撑艺术的底蕴。就目前中国最为传统的书法艺术来讲,如果仅限于书法本体的圈子之中,那么无论创作、学术都不可能发展,它能走向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南书坛的建筑师──记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张海先生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1998年 第2期 26-30页
作者:葛全明 
河南书坛的建筑师记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张海先生文/葛全明中华民族有着久远而光辉的美学传统。令我们自豪而独有的书法艺术,有无数志士学人为其推陈出新而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汇成了中华民族光彩夺目的书道艺术。历史发展到20世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谢瑞阶先生及其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01年 第2期 15-27页
作者:葛全明 陈智 
世纪老人谢瑞阶先生以九十九岁高龄走完了他有限的生命,他所留下的无限生命——其艺术的光辉将永照后人。就在二〇〇〇月二十四日上午,我和新加坡一光大师去见谢老时,他还能谈笑风生,起坐自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培站印象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5年 第1期 30-31页
作者:葛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骨凌霜 高风跨俗——王明亮和他的大写意花鸟画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2000年 第3期 26-27页
作者:葛全明 
当今风风火火的中国画坛,接连不断的大展、大赛,一些个人画展、画集不时地拥入你的视线。而大多画家的作品却未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有这么几张画,你看后便会印在记忆里,抹不掉也挥不去,这是画里有了灵魂、有了思想,于是打动了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浓墨重彩 妙笔生花──吴玉兰和她的花鸟画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2000年 第5期 16-18页
作者:葛全明 
画家吴玉兰女士 ,在传统的丹青王国里 ,凭借其先天的才情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 ,经过数十个春秋的打磨 ,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赢得了同行和社会的称赞。1991年 2月 ,由北京当代美术馆和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吴玉兰花鸟画展”在北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雄迈清新 纯真自然——读《宋华平书法作品集》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2001年 第4期 32-33页
作者:葛全明 
宋华平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南省书协秘书长。祖籍山东泰安 ,出生于河南确山。自幼喜好书法 ,从唐碑入手 ,后临读宋帖、魏碑。继而专事研究王铎 ,后上溯至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 ,旁涉明清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诸家墨迹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质济以英略 追求造于高明——走近张海和他的书法艺术世界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00年 第12期 19-23页
作者:葛全明 张啸东 
目前书法已经成为中原文化最为活跃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所谓『中原书风』这一大批创作生活中,它甚至不再仅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它更多的则表现为一种人与命运相抵抗的精神生存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著手成春──萧淑芳和她的花鸟画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2001年 第6期 68-69页
作者:王三友 葛全明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罗丹 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出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能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