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葛桂录"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英雄·中国公主:意大利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
收藏 引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 第3期33卷 78-88,159页
作者:葛桂录 余晴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自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作家笔下饱含异国情调色彩的中国故事焕发出诱人想像与无尽魅力。阿卡狄亚诗派代表人物梅塔斯塔齐奥的抒情歌剧《中国英雄》对中国色彩的极力敷绘,引发人们对另一方世界的美丽遐思。宫廷诗人博亚尔多《热恋中的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唯美主张与伦理实践的悖论: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评刘茂生的《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第2期32卷 161-163页
作者:葛桂录 冀爱莲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王尔德一直以唯美主义的倡导者而享誉文坛。唯美主义的一大信条是艺术与道德无关,然而王尔德的作品却处处透视出对伦理道德的关怀。刘茂生所著《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紧紧抓住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的这种背离,从文学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R·L·弗洛斯特的诗歌艺术
收藏 引用
《淮阴师专学报》1996年 第1期18卷 18-21页
作者:葛桂录 
弗洛斯特在美国被公认为没有桂冠的桂冠诗人和拥有读者最多的现代诗人。他的诗蕴含浓厚的乡土气息。新英格兰乡村故土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他认为艺术的作用是清除现实中的污秽.赋予现实以艺术的形式。他把对生活及其人格的"真"的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形式系统研究札记
收藏 引用
《淮阴师专学报》1994年 第1期16卷 28-31页
作者:葛桂录淮阴师专中文系 
本文运用艺术形态学观点重新探析了有关诗歌文本形式的一些理论问题。认为诗歌作品与非诗歌作品的界限是形式上的,而非内容上的。诗歌形式指的是诗歌作品生成与接受过程中各种内在与外在成份品质相互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态性的有机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画同律”与“诗画异质”——苏轼和莱辛诗画观的历史文化内涵比较
收藏 引用
《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 第4期15卷 71-74页
作者:陈冰 葛桂录 
诗与画作为两种紧密联系的艺术样式,被称为孪生姊妹。“书画异名而同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等名言隽语足以表现二者作为姊妹艺术的相通互借之处。然而,诗与画毕竟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其特殊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论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收藏 引用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 第1期 49-64页
作者:葛桂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英国作家中,毛姆的作品最富于异国情调。他凭借丰富想象力所构设的艺术世界,显现着浓郁的域外风情,同时也呈示着那种以欧人心态观照异国的文化视角。他来中国追寻的是古代的荣光.昔日的绚烂。因为他心目中的中国在汉唐盛世,甚至是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威廉·布莱克在中国的接受
收藏 引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20卷 49-54页
作者:葛桂录淮阴师院中文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伟大先驱布莱克,先是主要以一个神秘诗人的形象为民国时期的我国读者所崇拜和接受。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他在读者心目中则是以一个杰出的进步诗人的形象出现的,其作品深刻的人民性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现实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论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收藏 引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1期27卷 29-35页
作者:葛桂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在英国作家中,毛姆的作品最具异国情调。他凭借丰富想像力所构设的艺术世界,显现着浓郁的域外风情,同时也呈示着那种以欧人心态观照异国的文化视角。他来中国追寻的是古代的荣光,昔日的绚烂,因为他心目中的中国是在汉唐盛世甚至是在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因缘:林纾眼中的狄更斯
收藏 引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 第1期21卷 14-17页
作者:葛桂录 黄燕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夫之的诗歌理论与现象学文学批评
收藏 引用
《淮阴师专学报》1992年 第3期14卷 19-22页
作者:葛桂录 
尽管中西文学理论由于各自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又各有其独立的发展嬗变轨迹,但只要稍加注意,便会发现二者隐含着诸多契合之处,再细加分析又可以看到这种契合的深层因素是建立在不同的哲学观、文学观、批评观之上的。著名美籍学者刘若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