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董惠芳"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杜夫海纳的艺术真实观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09年 第S1期 231-235页
作者:董惠芳苏州大学文学院 
艺术真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尽管每一位理论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完满的回答,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经由审美对象走向审美经验的本体论,艺术真实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中的理性因素试析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 第6期 37-40页
作者:董惠芳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在充分重视艺术欣赏的感性活动本质的前提下,杜夫海纳非常强调理性因素的作用。他清楚地阐述了理解的不同阶段及其在审美知觉中的具体作用及作用方式。他认为审美知觉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思考—依附性思考,这一理论为审美直觉的突发性提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夫海纳的语言观
收藏 引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1期16卷 16-21页
作者:董惠芳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杜夫海纳的语言观是对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回应。他主张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客体和工具,而是强调人与世界的平等,语言是人与世界的基础,世界向我们说。他还认为人与世界的根源在于造化自然,诗唤醒了造化自然的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对象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32卷 86-90页
作者:董惠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汉文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审美对象是他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从艺术作品入手界定审美对象,指出审美对象的内在结构,以及他的特殊存在性———自在自为的准主体,同时也着重探讨了审美对象的世界和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夫海纳多维视野下“表演”的全新演绎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 第9期 136-140页
作者:董惠芳苏州大学文学院 
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表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并且,只有放在创作者-作品-欣赏者的多维视野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审视。从这一认识出发,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志荣西方美学研究方法论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6期27卷 39-42页
作者:董惠芳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于对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的学术之路的研究,以及受康德重视研究方法的影响,朱志荣形成了高度自觉的融合中西的方法论。他的西方美学研究体现了中国视角,注重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实际相参证。他对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鲜明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力容器D类焊接接头质量控制
收藏 引用
《焊接技术》2009年 第10期38卷 50-53页
作者:王占英 董惠芳 张艳辉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24 张家口正通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为控制和改善压力容器D类焊接接头的质量,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分析了压力容器D类焊接接头的结构形式、微观组织、受力条件和质量检测等特点,指出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质量改进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勰《物色》篇心物交融说与马利坦主客体关系理论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4期3卷 85-88页
作者:任晓燕 董惠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命题。对于艺术创造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 ,刘勰和马利坦所持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二人都认为在创造活动中艺术家自我和外物之间应当互相制衡、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深度
收藏 引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3卷 42-44页
作者:董惠芳 刘燕 宋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北秦皇岛066004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00062 
从绘画领域中审美深度的发展转换提出杜夫海纳关于审美深度的见解 ,他集中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来揭示审美深度问题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拟水力调度条件下磁湖底泥的释磷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 第17期25卷 91-93,96页
作者:吴清林 武长城 董惠芳 肖文胜 王弘宇 鲁梅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2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河北张家口075024 黄石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引调长江水稀释磁湖水,考察了稀释后磁湖底泥的释磷规律。结果表明,当湖水和长江水按1∶4(体积比)混合作为上覆水时,磁湖的表层底泥表现为先吸磷后释磷,至试验后期,与原湖水相比,除个别泥样上覆水的SRP和TP浓度略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