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蒋柏连"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滑稽戏结构艺术初探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89年 第4期5卷 50-58页
作者:蒋柏连 
楔子 万物的生命与生命运动,均与结构有关。不同的结构方式,构成不同的生命运动形态,从本源上为孕育造化奇妙、生机勃发、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扎下根基。 戏剧嬗变、兴衰之历程,结构所施予的影响和作用,盖莫大矣。或者可以说,通过结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质本俗来还俗去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2年 第1期8卷 3-8页
作者:蒋柏连 
近两年来,我老是在琢磨着一个问题:戏剧还俗。思来想去,终于有了许多要说的话。 (一) 查考历史,并审察其盛衰之道,心中便有了谱:戏曲,却原来是大众的、通俗的艺术。举凡原始时代的祭神歌舞仪式,以至到后来的百戏、参军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突破之路——张宇清剧作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2年 第2期8卷 134-141页
作者:蒋柏连 
天才好象制币机一样,既能够在金币上也能够在铜币上铸刻国王的头象。张宇清1983年才踏进滑稽戏的门槛,一个“门外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野路子”的步态——试论刘鹏春剧作的艺术构思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2年 第4期8卷 85-89页
作者:蒋柏连 
研读刘鹏春的剧作,印象有三。 印象之一:不事雕琢,尽得风流。也许是生活积储太丰富的缘故,出之犹如流不尽的山泉之悠悠,凡人事演绎,且具见生动的情貌神韵,自然熨贴,不象是化大力气挤出来压出来的。印象之二;匠心独运、左右逢源。举凡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滑稽戏结构艺术刍谈
收藏 引用
《剧本》1989年 第12期 24-25,29页
作者:蒋柏连 
众所周知,作为戏剧形态的滑稽戏,与作为曲艺形态的独脚戏(有人称之为“南方相声”)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奇特的是,二者同步发展,在机构体制上二为一体,一直没有分道扬镳,各立门户。这种历史状况,使滑稽戏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不仅留存独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水路班的生存形态和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0年 第3期6卷 37-40页
作者:蒋柏连 
京剧水路班(以下简称水路班),是一种很特别的地域化景观。半个多世纪中(粗略推算,始自清同光年间,终止于建国初期),它一直活跃于长江三角州地区和苏南水乡的乡村集镇(从广义上讲,还应该包括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些京剧班子)。它身世寒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喜剧形象世界中的新族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5年 第1期11卷 58-62页
作者:蒋柏连 
喜剧形象世界中的新族蒋柏连新时期滑稽戏创作的群体中,张宇清是比较注重人物塑造且成绩卓著的一个。在他的人物档案里,社会主义新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大多与喜剧搭上了脉,称得上喜剧形象或准喜剧形象。这是很不容易的。过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喜剧情境的强力延伸与幅射——评《多情的“小和尚”》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89年 第9期 28-29页
作者:蒋柏连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滑稽戏的结构形态,多为独脚戏段子的组合,若干噱头组成若干场面,演员们自为中心,各竞其技,把舞台画面剖成若干碎片。于是,结构之变,便成为滑稽戏确立戏剧本性和审美品格的重要课题。《多情的“小和尚”》等佳品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门的话题:“滑稽戏现象”——滑稽戏理论研讨会述评
收藏 引用
《剧本》1989年 第9期 76-78页
作者:蒋柏连 
七月,江南盛暑季节。各路笑星云集龙城常州,同庆属于他们自己的盛大节日——江苏省首届滑稽戏节。三个剧场里的欢语笑声,飞出场外,飘荡在夜的星空。市民的梦,也弥漫着欢悦的温馨和奇幻的荒诞。滑稽戏,奇幻的谜官。嘻笑怒骂,插科打诨,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的挑战与历史的选择——戏曲走向之探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3年 第3期9卷 9-16页
作者:夏芦庆 蒋柏连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文化体制必然相应地要有所变化。面对全国正在掀起的文化体制改革浪潮,戏剧事业如何在这场变革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如何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