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蒙雪琴"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自然导向的强烈诉求: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纳桑尼尔·霍桑——以其三篇短篇小说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9卷 105-110页
作者: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101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在现代社会伊始之期,形象地、寓言般地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的观念。他的三篇短篇小说《通天铁路》、《胎记》及《拉帕奇尼的女儿》,揭示了人主体性的过度扩张,对自然无所顾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的镜子——罗伯特·勃朗宁非个性化戏剧独白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1期35卷 82-86页
作者: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68 
罗伯特.勃朗宁的非个性化的诗歌创作艺术通过戏剧性独白的采用、诗歌题材的扩大,深入到人物心灵以同时展出多种情节的艺术手法使作者的声音隐退,只给读者呈现出对人类世界的客观描述,以给读者阐释诗歌的更大自由,以表明世界的多元,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的表征:《小伙子布朗》对生存整体的探问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3期42卷 115-121页
作者:蒙雪琴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101 
美国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伙子布朗》通过被宗教伦理浸润的社会空间、闹鬼的森林空间及人物心灵空间的呈现、对立与互动,形象而艺术地展现了布朗所生活的那个清教文化社会空间通过规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人:“神般的创造者”——谈伊丽莎白时代精神在文艺美学中的表现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4期40卷 60-63页
作者: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伊丽莎白时代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对人性的研究和颂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劲头,而在文艺美学中深刻蕴涵着这种时代精神:一、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当时的文艺美学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以改进自然美的东西,使之更加绚丽多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17世纪早期英国文风变迁的文化动因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5期30卷 97-101页
作者: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艺术风格明显地表现出背离伊丽莎白时期的重文采、重语言的美学风格,转而重描述简洁、语言朴实、言简意赅的作品。促成英国文风转向的文化动因主要有五个因素。一是质朴而通俗的英国民众语言的影响;二是清教文化的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红字》的矛盾艺术手法
收藏 引用
《青年探索》2003年 第6期 57-59页
作者: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自一百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矛盾是《红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作者创造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意象,从而使《红字》充满了多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