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蓝航"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近直立特厚两煤层同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14年 第S2期39卷 308-315页
作者:蓝航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13 
针对急倾斜特厚煤层特殊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基于区域构造应力特征和地应力实测结果,建立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两侧采空岩柱的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近直立特厚水平分段两煤层同采条件下两侧采空岩柱对煤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射共偏移探测技术在掘进工作面地质异常探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煤矿开采》2014年 第4期19卷 22-24,80页
作者:蓝航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13 
针对某矿专用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接近三维地震勘探划定的陷落柱区域,采用反射共偏移探测技术在胶带巷进行了侧向探测,确定了探测范围内的专用回风巷掘进不会受到该陷落柱的影响,但会受到破碎带和煤厚变化的影响。实际揭露情况证实了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埋煤层冲击地压发生类型及防治对策
收藏 引用
《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 第1期42卷 9-13页
作者:蓝航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13 
针对神新矿区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开采活动使围岩产生的应变能增量诱发冲击地压的现象,建立了冲击地压能量方程,并给出了应变能增量的3种形式:静载型、动载型、叠加或混合型。结合现场分析认为目前神新矿区存在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震监测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 第6期40卷 868-873页
作者:夏永学 蓝航 毛德兵 潘俊锋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 
为了定量研究煤矿采场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采用固定工作面的方法,研究了采煤工作面前方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微震波波形分析和反演,进行了工作面前方视应力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工作面能更好的反映超前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 第7期43卷 25-29页
作者:杨磊 蓝航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基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强矿压显现问题,笔者通过现场实测、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其围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围岩运动受采掘扰动影响较大,主要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致灾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8年 第1期35卷 140-145页
作者:杜涛涛 李康 蓝航 刘旭东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84 
为了揭示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发生过程,采用PASAT-M便携微震仪和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进行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致灾因素识别。利用PASAT-M便携式微震仪对水平分层开采形成的"高阶段"区域应力异常进行探测,以及ARAMIS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焦坪矿区覆岩破坏规律及致灾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矿开采》2010年 第5期15卷 78-81页
作者:蓝航 娄金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铜川焦坪矿区4-2煤层上覆岩层中有厚达300m的巨厚砾岩层,巨厚砾岩层在采动影响下一旦失稳,将导致包括地表山体滑坡、采空区瓦斯急剧涌出和矿震或冲击矿压等一系列难以控制的灾害。铜川矿务局采用留设区段大煤柱的部分开采方法控制覆岩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煤矿开采》2011年 第3期16卷 11-14,76页
作者:毛德兵 蓝航 徐刚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分院北京100013 
在调研薄煤层目前主要采煤方法的基础上,对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近水平薄煤层、急倾斜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对薄煤层工作面实现无人开采进行了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煤层围岩波速结构探测的工作面冲击危险性预评价技术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 第A2期33卷 3847-3855页
作者:王书文 毛德兵 潘俊锋 刘少虹 蓝航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为实现回采工作面采前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价,提出围岩波速结构的概念,其3个特征参量为:波速大小、波速梯度、波速异常区最小临巷距等。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程度与煤层围岩的波速大小、波速梯度均呈正相关,与波速异常区最小临巷距呈负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LAC^(3D)的节理岩体采动损伤本构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 第3期27卷 572-579页
作者:蓝航 姚建国 张华兴 徐乃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矿山开采沉陷是具有各种裂隙的岩体在采动应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再变形和再破坏过程,裂隙随着开采的推进不断扩展。如果把矿山岩体原始裂隙看作是初始损伤,则可将随井工开采推进形成的裂隙扩展看作是损伤的演化。根据几何损伤理论中的裂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