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蔡晨晓"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体化设计新视角:系统的控制性设计概念与方法
收藏 引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 第4期35卷 427-430页
作者:邹云 蔡晨晓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该文提出了通过探索各种控制设计对受控对象结构的共性要求,构建用以优化受控对象结构的性能指标体系,从而在总体设计阶段获得更便于控制器设计的对象结构设计思想。这一思想克服了将对象基本结构和基于任务的控制器设计直接关联的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 第5期25卷 973-975,980页
作者:梅平 蔡晨晓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当不确定出现在滞后状态矩阵时,考虑了一类时滞的奇异摄动系统的二次稳定性,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上述系统二次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种LMI迭代算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最后仿真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奇异摄动系统的二次稳定
收藏 引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28卷 337-340页
作者:蔡晨晓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94 
奇异摄动对于提高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研究了具有快慢尺度的奇异摄动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将正常连续系统的二次稳定的概念推广到奇异摄动系统 ,并证明了将奇异摄动系统的二次稳定性问题转化为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
收藏 引用
《信息与控制》2023年 第6期52卷 736-746,772页
作者:郭子恒 蔡晨晓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实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导航任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利用融合先验策略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其占比线性衰减,导致模型训练速度缓慢,导航成功率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UAV导航算法。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手势智能交互系统
收藏 引用
《信息与控制》2019年 第4期48卷 452-458,468页
作者:周菲 蔡晨晓 郑标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利用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设计了一个提高分类准确性和快速性的识别系统,用于捕获手势动作并进行人机交互.首先,基于无线肌电测量系统和飞行器自主搭建了智能交互平台;接着,采用滑动时间窗的方法对原始sEMG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散奇异摄动系统H_2/H_∞控制
收藏 引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 第2期35卷 236-239页
作者:蔡晨晓 梅平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该文针对快速采样模型,给出系统满足H2/H∞指标且稳定的充要条件。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M I)方法,给出了系统稳定且满足H2性能指标和H∞性能指标的状态反馈控制律设计,以及奇异摄动参数的上界。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奇异摄动快慢分解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线性离散奇异摄动系统的组合优化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2016年 第4期31卷 685-692页
作者:张艳 殷明慧 蔡晨晓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94 
分析一类非线性离散奇异摄动系统的降阶组合优化控制器的合理性,即降阶组合控制器与原始高阶优化控制器之间的关系.基于快、慢子系统的解耦,分别对快、慢子系统设计子优化控制器,并进一步提出作用于原高阶系统的组合优化控制器.对原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双闭环轨迹跟踪与控制(英文)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年 第10期32卷 1335-1342页
作者:许璟 蔡晨晓 李勇奇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控制繁荣发展对控制精度与品质要求日益增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基于奇异摄动的思想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基于牛顿欧拉定律建立了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奇异摄动形式的数学模型.然后,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确定切换时滞非线性系统状态切换的指数稳定性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2014年 第12期29卷 2247-2252页
作者:刘正凡 蔡晨晓 段文勇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94 
利用状态依赖控制策略对切换信号进行设计,使得一类参数不确定时滞非线性切换系统指数稳定且具有一定的H∞抗干扰性能.利用Lyapunov-Krasovskii(LK)函数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方式,给出了稳定切换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且该系统是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实现风力机MPPT控制的加速最优转矩法
收藏 引用
《自动化学报》2015年 第12期41卷 2047-2057页
作者:陈载宇 殷明慧 蔡晨晓 张保勇 邹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94 
最优转矩法因其所需测量状态较少、易于实现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风力机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传统的最优转矩法只考虑系统的稳态工作点,依靠系统本身的特性进行转速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速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