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蔡靖泉"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伤逝惜原,抒愤托骚——贾谊《惜誓》综论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12年 第10期 94-99页
作者:蔡靖泉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汉世即已流传天下的骚体诗作《惜誓》,可以认定为贾谊之作。东汉以来怀疑和否定《惜誓》为贾谊之作的三条主要理由,实际上难以成立。《惜誓》当作于贾谊被疏之后、任长沙王太傅之前,亦即文帝二年(前178)年末。《惜誓》的题意,乃悲哀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史上的《文子》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1995年 第5期 59-62页
作者:蔡靖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杜、与屈、宋论略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1998年 第9期 36-37页
作者:蔡靖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屈原思想研究四十年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1989年 第11期 50-53页
作者:蔡靖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建国以后,屈原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者们力图用马列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屈原的思想和艺术作出新的总结和评价。前三十年的屈学尤为偏重屈原的思想研究。这种状况虽至八十年代有所改变,但由于拨乱反正与深入阐述的需要,学术界也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话基质与文学基质——兼论先秦南北文学的特色和差异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4期2卷 47-53页
作者:蔡靖泉 
上古神话是上古先民世界观的综合反映,但同时又是上古先民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而且其反映的方式与文学相通相似,因此,神话最具有文学艺术的基质和特征。 文学艺术主要是抒发情感的,而情感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直接心理反映,故情感的抒发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的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1995年 第8期 35-37页
作者:蔡靖泉湖北省社科院 
《老子》的美学思想蔡靖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其隐居之后所作“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乃为阐发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而作,可以说是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
收藏 引用
《荆州师专学报》1995年 第3期18卷 45-49页
作者:蔡靖泉 
春秋末年楚人老聃所著的《老子》一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是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的奠基之作。因其首次以哲学概念的“道”凌驾于宗教神学的“天”之上而实现了中国哲学的突破,故亦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玉的文学成就与地位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1995年 第4期16卷 1-5页
作者:蔡靖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国历史文化研究所 
宋玉辞赋,因历史条件和作者原因而不可能有超越屈骚的文学成就,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首先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次是赋形体物上的细微浏亮,再次是语言上的华美艳丽和韵散结合。宋玉的文学地位主要体现在文学的自觉,赋的文学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博楚简《桐颂》与屈原《橘颂》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2014年 第4期 17-22页
作者:蔡靖泉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武汉430079 
《桐颂》是上博楚简中数篇楚辞体作品之一,是与屈原《橘颂》在性质、旨趣、体裁、结构、艺术表现甚至文字篇幅等方面都颇为一致或大略相同的咏物诗。其作者,当是类于屈原、任职官府的楚国士大夫;其内容,犹同《橘颂》,赋桐成颂以颂扬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遗产价值论析
收藏 引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32卷 76-86页
作者:蔡靖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诚如人们所确认的那样,主要体现在历史的、艺术的(审美的)和科技的三大方面。不过,这三大方面的价值并非笼统而抽象的,而是明晰而具体的,在不同文化遗产对象上有着侧重不同或程度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