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设计的一般原则 ;论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几种可能用到的通信方式 ;阐明了分层集结的混合通信组织方式是实现配电自动化通信的有效手段 ;列举了咸阳等地配电自动化工程通信方案。
摘要:在大量的实际运用基础上 ,从原理、理论、算法出发 ,探讨DSP并行处理系统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加速比、并行效率、处理单元的选择、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对系统的影响 。
摘要:介绍了新疆艾维尔沟煤矿通过对原有计算机办公网进行改造设计 ,使其具备现代企业信息网Intranet的基础 ,并提出了企业网络增值 ,以及淘汰机型 386、4
摘要: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家系统的建造中。本文在讨论了对象、类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给出了面向对象知识表达中对象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定义;最后将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与语义网络和框架结构进行了比较。
摘要:针对电力设备能源自动集成过程中,储能单元构建方式选择不佳,造成能源利用率下降,影响电力设备经济性的问题。引用多元复合储能技术,设计基于多元复合储能技术的电力设备能源自动集成方法。采用嵌入式芯片控制电力设备,完成能源的获取。设定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并使用多元复合储能技术中开路电压计算方法控制储能单元荷电状态。构建储能体系,控制能源种类差异,实现能源集成与分化处理。至此,基于多元复合储能技术的电力设备能源自动集成方法设计完成。选定目标电力设备,使用此方法与单一储能集成方法以及普通集成方法对目标电力设备进行处理,并对比三种方法在设备高压运行与低压运行下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比可知,此方法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两种方法5~15元,此方法经济效益最佳。
摘要:针对洗煤厂在行人重识别过程中由于设备遮挡、分辨率低、光线变化等原因造成行人身份识别为None及误识别的问题,基于FastReID算法对行人重识别技术进行优化。首先,设计了一种保存陌生人特征图的方法,以增加行人重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其次,根据初始行人身份信息,校正误识别行人身份信息,减少行人识别为None及误识别的次数;最后,优化人员特征图像库,补充行人特征图像,从而提高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经实验表明,通过自动保存陌生人图像的方法在行人重识别过程中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1.87%,通过校正行人身份信息以及优化人员特征图像库的方法可以将行人身份识别为None次数及误识别次数均减少80%以上。
摘要:为解决独立微电网射频电子输出波动性过强的问题,提出基于功率预测的独立微电网储能协调控制方法。根据采样电路中的电子传输需求,连接电量存储器及电子驱动元件,完成独立微电网的储能环境架设。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微电网负荷功率的方式,确定电子协调周期与射频控制系数,完成基于功率预测的独立微电网储能协调控制方法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并网型电量控制手段相比,应用新型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后,独立微电网中的射频电子存储总量、实时电量输出速率均出现明显提升的变化趋势,有效解决射频电子输出波动性增强的问题。
摘要:针对传统智能电网大数据去隐私化及数据加密方法存在的去隐私化程度低,数据加密安全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电网大数据去隐私化及数据加密方法。根据数据提取准则,完整获取所需初始研究数据;依据深度学习参数对数据密文进行解密,获取去隐私化程度数据,并训练解密密钥,完成智能电网大数据去隐私化处理;根据数据类聚中心,构建数据加密模型,挖掘数据特征,并对其进行清洗,选取样本规约数据,查找其特征目标参数,完成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加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智能电网中的大数据去隐私化能力较强,且数据加密安全性最高可达98%,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