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剖面平面图和等值线图作为航空物探数据的成果展示图,专业性很强,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物探数据成果表达提供了新的技术。笔者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①完成了航空物探网格数据向栅格影像的转换,实现了航空物探空间数据的三维显示及相应三维显示效果设置;②获取线段在多表面模型上的剖面线,基于GD I+绘图实现多表面平面剖面线的绘制;③设计了交互式飞行和沿路径飞行两种三维浏览方式,基于实际飞行中飞机的三个速度参数和最低安全高度,提出沿路径飞行中路径平面设计和高度设计的算法,避免了动画画面不连续或飞入地下等不现实情况的发生。
摘要:本着"不搞重复建设,海陆统筹"的思想设计了航空重力数据库表结构,与航磁总场、航磁梯度、航电、航空伽玛能谱一起建成了统一的航空物探数据库,实现"海陆一张图"的航空物探勘查全过程数据的管理。基于GeoProbe平台,采用插件技术和WebGIS技术研发数据服务软件,与完善后的数据库数据采集软件、航空物探遥感资料目录服务系统,构成一体化的航空物探数据管理服务体系。采取规范的数据整理流程和严格的数据质量检查措施,入库更新了渤海、黄海等约3.5万km^2的海洋航空重力数据,形成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南部及海岸带约497万km^2的海洋航空物探数据库,可提供全海域一张图的系列服务产品,从而为基础调查项目的工作部署、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报告编写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成果信息共享和服务。
摘要:坐标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涉及航空物探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与数据处理质量和解释效果息息相关。笔者在调研分析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应用C++编程语言,结合坐标参数文件管理方式,完成了系统中坐标转换功能研制,并提供了标准化的API接口。经评估,转换后的精度,达到了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要求。
摘要:通过对航磁生产中磁日变观测的人文干扰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的分析 ,利用计算机技术 ,采取了适当数学方法 ,设计可视化磁日变人文干扰编辑软件 ,提高磁日变校正精度 。
摘要:航空物探数据类型众多,在航空物探数据库中设计了70多张不同的数据库表用来存放这些数据。从软件的整体考虑,依据库表字段属性和定制类型(录入、导入、查询和浏览界面类型)给指定的每一张库表定制出对应的数据操作界面。
摘要:为了解决多源数据显示及分析的问题,根据航空物探数据的空间特性,以GIS理论为基础,应用三层架构原理,利用C#语言,研发了航空物探空间数据显示平台。该平台拥有数据管理、符号化展示等性能,为航空物探资料的解释提供了更直观的信息。
摘要:航空物探数据的数据量大,坐标数据和场值数据的采样率不一致。如何有效地存储这些数据,是航空物探数据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常规的存储方式存取速度慢,采用大字段存储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坐标数据和场值数据的采样率不一致问题,而且能够减少记录条数、提高存取速度。
摘要: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着地球物理软件自身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技术难题,采用插件式的软件架构来构建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在研究插件技术的本质及开发要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GeoProbe平台和插件接口设计及其管理、调用机制。应用该理念研发了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并采用插件形式综合集成了863计划重大项目《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中的航磁勘查系统、航空重力勘查系统、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等研发课题的软件成果,形成了新一代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系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