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虞又铭"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莎剧中的行为/表演与自我建构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4年 第5期 53-60页
作者: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 
从人类表演的角度切入,我们会在莎士比亚的剧作里,发现许多现实行为中蕴含的表演。本文以《暴风雨》、《理查二世》和《冬天的故事》为例,对莎士比亚戏剧中行为/表演的普遍存在作一揭示。在这三个剧目中,主人公的主要动作都是自然而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重奏》与存在的游戏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2年 第2期 109-112页
作者: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 
"回头看时,总变成另外一个人。"《四重奏》(Quartet,1980)在海纳.米勒的中后期剧作中算是一个另类。它不像《任务》(TheTask,1979)那样是一个碎片拼贴式作品,也不像《哈姆雷特机器》(Hamlet Machine,1977)那般充满了冰冷的独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名作改编与“暴力”的当代之思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0年 第5期 105-112页
作者: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当代戏剧舞台对古典作品的改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改编中,对“暴力”问题的关注又尤其醒目。德国塔利亚剧院的《奥德赛》、希腊阿提斯剧院的《特洛伊女人》以及中国香港导演邓树荣执导的《麦克白的悲剧》等三部作品对人类暴力作了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实关怀与跨文化对话——论莎士比亚的台湾豫剧之旅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 第3期 109-122页
作者: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台湾豫剧团自2009年起,陆续推出了《约/束》《量·度》与《天问》等3部作品,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报还一报》以及《李尔王》作了在地化的改编与演绎。这3部豫莎剧,紧扣台湾当代现实发展遇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讽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媒体代理人摩尔·德巴斯基小传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1年 第5期 78-86页
作者:罗伯特.西蒙森 虞又铭不详 
危机时刻1971年,百老汇的媒体代理人(press agent)摩尔·德巴斯基(Merle Debuskey)——犹太人出身,现已成为不可知论的忠实信徒——开始把《新约》随身携带。这不是要寻求安慰,而是配备武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S.艾略特与九叶诗派对“时间”的不同思索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 96-101页
作者: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时间”是艾略特重点思索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随着艾略特的影响而出现在九叶诗人的创作中,但双方对无意义的世俗时间的超越是不同的。艾略特通过对柏格森、奥古斯丁和布拉德雷哲学观的整合得出了超越一切矛盾对立的时间观,而九叶诗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球关联:埃斯库罗斯的古典《乞援人》与查尔斯·米的后现代《大爱》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9年 第2期 28-46页
作者:萨瓦.帕特沙里迪斯 虞又铭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英语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古希腊戏剧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被改编、上演,其在当代的改编有两个主要倾向:一个是追求所谓的对古代演出的复原,这在今天的希腊学界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另一个倾向则更注重在地化效果,即与改编方当地的文化、历史语境相关联。美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重奏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2年 第2期 101-108页
作者:海纳·米勒 虞又铭(译) 
梅特伊:瓦尔蒙。我知道您对我已经没激情了。怎么突然间又蠢蠢欲动了?还带着年轻人的那股冲动。但是,太迟了。您再也无法撩动我的心了。别来了。再也不要。我跟您说这些,毫不后悔,瓦尔蒙。不过毕竟,有那么几分钟——或许我该说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乐园——开放剧场的《灵蛇》、《终点》与《变异秀》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0年 第5期 4-23页
作者:卡洛·马丁 虞又铭(译) 
约瑟夫·谢肯(Joseph Chaikin,1935—2003)很喜欢自己所带领的剧团有“开放剧场”这个名字,“因为这是一个还未界定的名字,它意味着对变化的一种偏爱。这个名字能够提醒我们对于未完成状态的初衷,而我们就以它来称呼我们自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极端式文化:以表演反对主流“奇观”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0年 第2期 43-50页
作者:吉尔勒莫·戈麦兹-佩纳 虞又铭(译) 
一、食尾龙:主流奇观全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