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篇文学
  • 1篇法学
    • 1篇安全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告台湾同胞书
  • 1篇《过番歌》
  • 1篇海峡文化
  • 1篇学科建设
  • 1篇思维意识
  • 1篇文学史写作
  • 1篇张爱玲
  • 1篇文学叙事形态
  • 1篇伟大复兴
  • 1篇人文研究
  • 1篇祖国和平统一
  • 1篇历史记忆
  • 1篇白先勇
  • 1篇将心比心
  • 1篇沈从文
  • 1篇文学现场
  • 1篇推己及人
  • 1篇文学记忆
  • 1篇刘登翰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上海市人大常...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市政府参...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

  • 4篇计璧瑞
  • 1篇黄纪苏
  • 1篇李娜
  • 1篇季平
  • 1篇祝东力
  • 1篇沙海林
  • 1篇林家民
  • 1篇贺照田

语言

  • 4篇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计璧瑞"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文学现场与文学记忆——析台湾文化创意文本《我在我不在的地方》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100-104页
作者:计璧瑞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以台湾文讯杂志社编辑制作的《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学现场踏查记》的文化创意为分析对象,将之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行为,说明对文学生产处所的考察探寻和意义阐发的行为大有助于人们对文学发生、作家成长、文学场域形成的深层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现代小说传统论白先勇写作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2013年 第3期 115-120页
作者:计璧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中国现代小说历经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写作传统,五四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前,以鲁迅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和小说雅俗形态的并置、问题小说与写实主义写作的盛行、现代主义的引入等等,促成了现代小说形态的丰富多彩。30年代左翼文学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人的学科建构与跨域实践——刘登翰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论述与海峡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 第2期 6-14页
作者:计璧瑞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登翰教授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开拓者之一,一直致力于新问题的发现和新构想的提出。其主张与实践,如“分流与整合”说、华人文化诗学概念和文学史叙述方式等,均走在同时期学科发展的前列,成为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他的闽南和海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将心比心:两岸视野中的人文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 第4期 4-23页
作者:李娜 季平 祝东力 沙海林 计璧瑞 黄纪苏 林家民 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讲话中说:"一水之隔、咫尺天涯,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是历史遗留给中华民族的创伤。"又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