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许凤冉"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球状模型参数的地下水水位空间变异特性及其演化规律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08年 第5期39卷 573-579页
作者:阮本清 许凤冉 蒋任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处广东广州510610 
根据宁夏青铜峡灌区169眼观测井的20世纪90年代逐月地下水埋深观测资料,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灌区地下水水位的空间变异特性在年际和年内的演变规律。地下水埋深样本呈对数正态分布,利用球状模型拟合变异函数,通过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脆弱地区适宜节水强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08年 第7期39卷 809-814页
作者:阮本清 韩宇平 蒋任飞 许凤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0 
选择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确保既不发生盐渍化也不发生荒漠化控制地下水埋深的原则,运用MODFLOW软件,构建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在模拟9种节水灌溉方案地下水埋深的生态适宜性基础上,给出了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四水转化的灌区耗水量计算模型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09年 第10期39卷 1196-1203页
作者:王成丽 蒋任飞 阮本清 许凤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综合事业部北京100038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处广东广州5106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处北京10003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38 
针对以往灌区耗水量计算方法的不足和灌区水循环机制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基于四水(即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转化的灌区耗水量计算模型。该模型把灌区划分为农田、林草地、荒地、湖泊湿地和城镇用地五类水均衡模块,重点考虑了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的高含沙水体对鱼类影响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23年 第3期54卷 291-301页
作者:李晓晨 白音包力皋 李向东 许凤冉 穆祥鹏 董志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1 
水库进行水力排沙时,高含沙水流过程可能会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产生负面影响,其量化评估方法研究较为薄弱。为了预测和评估水库排沙过程对下游鱼类的影响,本文利用黄河花斑裸鲤和鲤鱼在高含沙水体中生存特性研究的实验数据,综合考虑含沙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水资源价值流的跨多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2023年 第3期21卷 203-211页
作者:高慧忠 许凤冉 陈娟 张春玲 李向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张家口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02 
流域生态补偿对弥补区域间水资源保护外部效应,协调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如何合理测算各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是主要难点和关键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水资源价值流的跨多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省江河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与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发展研究》2020年 第12期20卷 9-13页
作者:许凤冉 唐颖复 阮本清 张春玲 朱厚华 李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我国正在推进实施跨省江河源区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着区域权责划分与协调、补偿标准、资金筹集与管理、多元化支持政策等难点问题。文章设计了跨省江河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包括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类别与方式、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内外城市居民生活水价及可承受能力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利经济》2021年 第1期39卷 36-39,53,80,81页
作者:高慧忠 王晓松 孙静 阮宏勋 穆祥鹏 李想 许凤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水价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促进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现状居民生活水价及水价承受能力,得出3方面结论:国内外城市一般采用全成本水价定价方法,考虑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发达国家城市居民水价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2-2021年广东省供用水变化趋势及地下水压采成效分析
收藏 引用
《地下水》2023年 第5期45卷 125-127,174页
作者:刘坤松 邓攀攀 万毅 穆祥鹏 陈兴茹 许凤冉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5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利用广东省2012-2021年间的供用水统计数据,分析供用水量和布局变化趋势。十年间全省供水总量年均下降1.1%,供水工程布局日趋完善,用水结构呈现生产用水减少、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稳中有升的新趋势,全省八成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和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