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许刘涵"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日书法基础教育发展差异性之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7年 第21期 147-148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体艺部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取向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书法在我国仅仅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而生存下来,相较之书法艺术的繁荣和书法艺术家的辈出,书法基础教育却被忽略了。然而在日本,书法基础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儒学的内容和结构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的借鉴与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家》2017年 第10期 30-31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 
儒家的思想是一部中国文明历史的载体,它横穿所有中国文明所触及到的地方,儒家思想支持中国文明无限的辉煌和它对人类的伟大的影响。1973年,当时英国的著名的世界文明历史家汤因,他就说到,惟有中国文明可以拯救人类,其原因就是中国文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书法基础教育现状及反思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7年 第12Z期 11-12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取向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兆麟书画略论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2年 第12期 37-39,51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 
马兆麟为近代中国花鸟画变革、转型时期的重要画家,也是诏安画派代表。其画多汲取任伯年之意,承续了“海派”的雅俗共赏,以笔调清丽、构图别致、风格独特见长。马兆麟作为诏安画派的代表画家,其创作开一脉先河,引领了彼时的审美取向,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书画用笔探讨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17年 第23期 32-33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体艺部 
自古以来,中国书画形成了以笔墨为核心的品评体系,笔墨是传统书画内涵深厚与否和可读性有无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以书画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对相应时代的书论、画论进行梳理、阐述,深层次分析笔法在书画艺术中的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釦器:传统手工艺的存续与再生
收藏 引用
《茶道》2018年 第12期 59-63,58页
作者:许刘涵不详 
在诸多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多装饰是对其实用功能的补充和完善,釦器即是很好一例。釦器是指在器物口沿、腹部或底部用金属箍镶固,以此达到加固和装饰器物的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顾可久书法笔墨形态与取法路径探赜 以其《自作诗卷》为例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24年 第3期 38-42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 
古今论书,往往兼论人品,并有“书品即人品”一说。书法虽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但笔墨之中却能观照出作书者的心绪、个性、德行、品藻。西汉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又东汉赵壹《非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 第11期22卷 F0002-F0002页
作者:许刘涵福建教育学院艺术研修部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瓷器收藏委员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