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现场提问是一门技巧性很高的艺术,要问得巧妙、问得艺术,提问语言凝聚着主持人的智慧和风格。主持人现场提问语言除了具有以主持人提问和嘉宾回答为主要的语言结构特征,具有较明显的日常谈话的语言结构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语境话语的特征。
摘要:宏观策划是对栏目宗旨、形式,以及节目模式、选题、播出方式、主持风格等,所做的宏大视野下整体设计,在主持人眼里,宏观策划就是栏目语境的把握。该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进行了点评式分析,透过节目主持人栏目策划语言,总结出宏观策划的艺术境界:话语真实,风格平实;激情满腔,心态投入;眼光高远,悟性高超。
摘要:幽默,揭示事物之间的倒错关系。幽默风趣是主持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产生幽默效应的两大前提条件是:立意的严肃性与形式的趣味性,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节目主持人"幽默风趣"语言的艺术三境界:对自我的超越;对他人的超越;对历史和现实的超越。
摘要:该文认为,主持人控制现场有对节目内容的调控、时间的调控以及现场气氛和现场观众的控制。通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作者进行了点评式分析,简要地总结了节目主持人"现场控制"语言艺术特点。
摘要:串联词又称为"框架语言",包括开场白、应变语、终结语、衔接语等几大类。通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作者进行了点评式分析,简要地总结了节目主持人"串联节目"语言特点:新颖性:巧妙转换,有机衔接;沟通性:稍加点评,引发共鸣;服务性:扩大视野,补充信息;艺术性:讲究格调,语言简洁。
摘要:主持人的排练演播,排练是基础,演播是应用,"排"、"练"、"演"的最终目的——"播",主要是指口头语言的表达。通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作者进行了点评式分析,简要地总结了节目主持人"排练演播"语言的艺术境界:从排练到演播,是逐步凝聚感受,锤炼主持人个性形象的过程;演播只是表达的工具,展示心灵,实现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目的;演播只有蓄满激情,才能感染受众,实现节目宗旨。
摘要:拾遗补缺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出主持人现场应变能力的大小。通过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分析可知,节目主持人拾遗补缺需具备几大素养:面对意外不测事故,主持人应有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认错误,要有坦诚相见、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要有善于抢抓时机的反应快捷的素质;要真诚、善意地对待受众;还要有相当的机智灵活的智力素养。
摘要:该文认为,主持人主持呼应应有与主持人搭档、与嘉宾演员、与受众的多个向度的交流。两个以上的主持人联袂主持,主持人之间要分工有序,配合默契,形成和谐的搭档关系;主持人"心中"有受众,能产生语言的反弹感,达到与受众的呼应;运用"想象听话人的反应"的训练方法,可产生目光的交流感。通过列举不同角度的生动的主持实例,作者进行了点评式分析,对"主持呼应"语言的两种艺术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进行了评析。
摘要:"李白文化现象"和"三型李白"论("历史原型李白"、"诗艺造型李白"、"传说塑型李白"),是《李白文化现象论》对李白研究所提出的创意性的理论架构和全新的学术话语。《李白文化现象论》突破了该研究领域那种单维度、线性型、平面化的思维定势和操作惯性,有助于探索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迷踪谜案,从而为李白研究的深化奠定了的基础。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流程应用的讨论焦点,现阶段已集聚到这种技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操作人员的日常作业.在当今跨媒体出版时代,操作人员在采用最新技术的同时,同样还需要考虑他们客户的流程.这也是实施数字化流程的要求所在.模拟流程发展成为全数字化流程,不但增强了许多功能,也导致许多新的变革.这些变革直接影响了创意设计、图像获取、文字产生以及相应的管理,并全部实现了这些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