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考察了芯液种类[水、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和二甲基亚砜(DMSO)],外凝固浴中DMSO浓度(0-60%)和外凝固浴温度(20-80℃)对纤维素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DMSO作为芯液,可以得到内皮层多孔的非对称结构膜;随着外凝固浴温度从20增大到80℃,外皮层的厚度逐渐减小,膜的纯水通量增大了2倍左右,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为60%左右,没有显著的变化.
摘要: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共混膜,用渗透汽化膜技术实现了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的有效分离,研究了共混组成、操作温度、原料组成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膜中CS含量的增加,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共混膜中CS含量为66%时,该膜具有优异的渗透汽化性能,有较大渗透汽化分离指数PSI值=660.8g/(m2.h).操作温度升高,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略微减小;随着原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大,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减小.该共混膜在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时得到的渗透侧甲醇的浓度远大于对应饱和蒸汽的浓度,表明用膜法渗透汽化分离是优于精馏分离的.
摘要:根据内切槽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通用可调整的加工工具,介绍了工具结构、工作原理、调整方法,既减少了专用设备的投入,又提高了加工效率。
摘要:针对多无人机之间位置信息的求解问题,提出基于GNSS/UWB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并基于因子图理论构建了一套分布式数据融合框架,在无人机之间引入消息传送与接收以实现信息共享,然后采用和积算法求取无人机节点位置信息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设计了基于改进EKF的迭代滤波器对无人机状态进行估计,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布式协同定位算法有着接近于集中式协同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并且优于单点独立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
摘要:本文针对A律13折线法的算法特点,提出一种并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编码的流水线操作。运用VHDL语言将其在FPGA中实现,借助quartus II6.0平台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了系统的性能,证实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