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贾恺"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时间的炼金术——关于黎小锋、贾恺的几部纪录片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6年 第3期 66-73页
作者:黎小锋 贾恺 张亚璇 樊启鹏 马秋晨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黎小锋:我们一般倾向于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同时做几个题材,比如说,在2000年前后,同时做《我最后的秘密》《夜行人》《无定河》。《夜行人》持续三年。《无定河》前后有四年,《我最后的秘密》前后持续了七年。在前面三个片子完成以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1年 第2期 158-159页
作者:贾恺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师 
2010年11月27日,“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市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主办,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承办,纪录片导演、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黎小锋博士召集并担当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刻心像:弗拉哈迪纪录电影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13年 第2期 14-20,7页
作者: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在世界纪录片史上,弗拉哈迪不仅是独立制片的祖师爷,更是一种纪录方法的创立者。他通过合理设置摄影机的位置和角色,通过向现实延伸的搬演手法,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假借对遥远族裔生活方式与斗争精神的重现,雕刻他心目中的纪录乌托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到底是什么?——从影像话语机制的生成视角出发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0年 第5期 77-83页
作者: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纪录片理论正在遭遇某种失语危机——将纪录片的根基建立在"真实"这块浮冰之上,并将其定义为影像/声音与历史世界之间的索引关系——这一话语传统已经难以为继。回到纪录片的发生之处,笔者认为纪录片的本体性存在于其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私人纪录片”到“私人影像”:观念嬗变、形态转化与未来趋向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2年 第9期 115-124页
作者: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为一种影像类型,私人纪录片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对非虚构影像在后现代语境中遭遇的一种表征:从关于历史世界知识与解释的非虚构,到建构个人对世界的体验性表述的话语形式。它从两个方面对传统纪录片发起了挑战:从对他者的认知到关于自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纪录电影基本观念的重审与反思——以罗伯特·弗拉哈迪早期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17年 第6期 1-8页
作者: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0092 
作为世界纪录片的开山鼻祖,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以其颇具原创性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纪录片人,同时也在纪录片理论领域引发了诸多争议、质疑。本文结合具有"原型"意义的弗拉哈迪电影作品,追根溯源,对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生态报告——关于当代中国纪录片与纪录片人的调查报告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16年 第6期 19-26页
作者:黎小锋 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本文就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生存状态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被访的一线中国纪录片人中,七零后已成为中坚,一半以上导演有三部及以上长片,具有一定的行业忠诚度;绝大多数人都有自筹经费拍片的经历,在各种权益中,署名权最为看重,财产权往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是一种协作 谈纪录片中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3年 第4期 67-69页
作者:黎小锋 贾恺 
介入与控制在拍摄现场,我们总是煞费苦心地让摄影机避开玻璃、镜子以免'穿帮'.然而,不管摄影机怎样隐蔽,它的投影仍然难以避免地留在了被摄者的瞳孔之中.这似乎是一个隐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左翼”辉煌,以片为证
收藏 引用
《电影》2005年 第12期 35-37页
作者:贾恺 
1932年,一批“左翼”人士开始通过编剧、策划、影评等方式,从各个方面引导中国电影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电影开始以一种狂飙突进的方式,深刻地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使得“左翼电影”成为一个进步时代的表征。从诸多方面看来“,左翼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众旨趣、同行互观与影展青睐: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价值认同问题报告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 第6期41卷 110-114页
作者:黎小锋 贾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从访问结果看,一线中国纪录片人最看重"普通观众的反映"和"同行评价",这个结果推翻了"中国纪录片人只为自己拍片,只为评委拍片"的刻板印象。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国际影展对于中国纪录片创作起着积极的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