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资华筠"
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舞蹈纵横谈
收藏 引用
《求是》1994年 第18期 45-47页
作者: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舞蹈的概念及其分类 舞蹈以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性的人体动作表达浓缩、升华了的人类感情。不同的舞蹈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生成发展的历史,试以我们常见的舞种为例: 芭蕾舞,源于意大利和法国,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瑰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的舞蹈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3期26卷 15-24页
作者: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100029 
舞蹈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也在不断更新自身艺术形式,创新发展、繁衍不息,从而流传至今。舞蹈的本体特质决定了其与人类的关系格外亲密。在5000年文明中孕育的中国舞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信念孕育天才 贺冷茂弘艺术生涯六十年
收藏 引用
《舞蹈》2011年 第11期 14-16页
作者: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 
在新中国舞蹈的光辉史册中,冷茂弘的名字不可或缺、不可忽略。他是强大“川军”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卓越舞蹈艺术家。在他长期为舞蹈事业勤奋耕耘不计回馈的过程中,身边深受其教益的舞界同仁,在体味温暖、获取激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难忘的友情——忆宝音巴图二、三事
收藏 引用
《舞蹈》2001年 第3期 7-8页
作者:资华筠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突然接到电话说宝音巴图同志猝然离去,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天前还和他通过电话:'小资,今年我们要在内蒙搞舞蹈研讨会,请你来讲课,放心,一切由我亲自安排……'难道这就是我所听到他的最后声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赋予我第二次生命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2年 第1期 17-18页
作者: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舞蹈家协会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迎来甲子华诞之际,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外来户",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往事历历在目……1987年初,春寒料峭之时。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周冰带着时任常务副院长的李希凡同志,突然造访我们后门桥的寒舍,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我接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传播艺术之美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收藏 引用
《舞蹈》2010年 第9期 14-16页
作者:资华筠 
百年讲堂静卧燕园胸怀,这里的帷幕开启了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奇幻景致。3年一届被誉为世界美学学术转向"风向标"的世界美学大会,带着"美学的多样性"的主题,首次来到中国并带给我们一系列的数据:集千位海内外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舞蹈发展中的文化生态保护
收藏 引用
《舞蹈》2001年 第4期 48-49页
作者:资华筠 
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使人们享有着日渐优越的生活,也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不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可知'天下事',各民族(地域)间的文化交流、融会更趋于便捷,总体上是有利于文化发展.但在日益变'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国召唤我走向舞蹈生涯
收藏 引用
《舞蹈》2009年 第12期 20-21页
作者:资华筠 
说起资华筠老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演员生涯,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做风光无限.红得发紫。然而谁能料到。风光过后她却能够潜下心来转入理论研究,由舞台上一位光彩照人的表演艺术家成功转型为成就卓著的舞蹈学者,并且做出了如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蹈编导“大腕儿”与“舞八股”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 第4期 24-27页
作者:资华筠 
舞蹈编导“大腕儿”与“舞八股”资华筠时下艺坛流行“大腕儿”之称,似乎主要是褒意,却又不尽然。如一些真正的大学问家钱钟书。陈景润等,就无人称之为“腕儿”。但舞坛近来却时兴此称,开始只限于演员,这一两年忽然盛行“编导大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1期 17-26页
作者:仲呈祥 资华筠暨南大学党委 广东省作家协会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湖北省文联 苏州市文联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央文史馆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苏州大学文学院 
2014年11月5日至7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苏州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承办,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在江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