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临襄"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4,6-二取代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4年 第4期41卷 464-474,481页
作者:魏慧昕 李波 于静岩 王雪娜 赵临襄 刘丹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目的设计、合成4,6-二取代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参考MNKs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结合计算机虚拟对接评价结果,设计了4,6-二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以6-氯-2-氰基-3-硝基吡啶为原料,经还原、水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靶向DNA-PK的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23年 第8期58卷 2218-2225页
作者:蔡田 亢炳皓 程越 黄敏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毒性最高的DNA损伤形式,其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进行修复。DNA依赖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蛋白激酶家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凋亡蛋白Mcl-1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5年 第9期45卷 911-922页
作者:栾升霖 刘丹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Bcl-2蛋白家族在内源性凋亡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cl-1)作为Bcl-2家族的抗凋亡蛋白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Mcl-1蛋白的高表达不仅促进肿瘤的产生和发展,还会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靶向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20年 第11期55卷 2679-2687页
作者:李坤 牛群 徐祺皓 韩宇 刘丹 赵临襄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度表达,且其表达量与癌症恶性程度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本文基于Pin1蛋白的晶体结构,结合前期工作基础,设计合成了21个2-(1H-苯并咪唑-2-基硫)乙酸类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收藏 引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年 第12期36卷 1074-1081页
作者:臧洁 张健 刘丹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目的为了寻找有效的Pin1小分子抑制剂,以2-苯基咪唑-4-甲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8个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8a-8r。方法以2-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利用已建立的酶活性筛选平台测试了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 第18期20卷 1766-1774页
作者:孟秀君 曲蕾 马燕 朱琳 赵临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科沈阳110032 教育部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药科大学沈阳110016 
近年来对抑郁症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围绕神经可塑性、神经发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等后续神经系统适应性改变以及免疫系统变化,确定了谷氨酸受体、神经肽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褪黑激素受体和细胞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乙基化倍他环糊精的制备及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 第5期33卷 243-244页
作者:冯波 赵临襄 何仲贵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药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2013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15 
应用均匀设计考察了由倍他环糊精 (β- CD)制备乙基化倍他环糊精 (ECD)的合成工艺 ,并用电喷雾质谱解析阐明 ,ECD为含有 11~ 15个乙基的β- CD混合物 (TL C) ,其亲脂性高于β- CD。经计算确定取代度为 1.83,平均分子量为 14 96 ;1 HN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8β-甘草次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5年 第10期50卷 1263-1271页
作者:黄敏 李坤 靳书语 崔婷秀 刘丹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以18β-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考察18β-甘草次酸中C环双键位置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设计一系列含9(11)-烯结构的衍生物,以期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构均经IR、LC-MS和1H NMR确证。以18β-甘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氨基-1-吡喃糖基/呋喃糖基-1,3,5-三嗪-2(1H)-硫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收藏 引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5年 第12期32卷 930-936页
作者:王淑祥 李坤 刘丹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目的设计并合成4-氨基-1-吡喃糖基/呋喃糖基-1,3,5-三嗪-2(1H)-硫酮类化合物,评价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活性。方法以呋喃/吡喃糖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氮杂胞苷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蒿素-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5年 第7期50卷 868-874页
作者:左志忠 钟杭 蔡婷 包宇 刘志强 刘丹 赵临襄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近年来,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人乳腺癌细胞MCF-7等肿瘤细胞都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设计并合成16个新型10-O-氮杂环取代二氢青蒿素类化合物,采用细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